奥鹏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华师《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0002
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拉察鲁斯
B:格鲁斯
C:席勒和斯宾塞
D:阿普利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游戏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是“社会性”的,是和儿童生活的一定社会条件有关的,而不是由某种内部的天赋本能所决定的。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艾里康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教师客观的叙述幼儿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以及幼儿的情绪情感反应等。
A:描述
B:询问
C:评论
D:提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动地把游戏治疗概括为:把受压抑的情绪“玩出来”。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幼儿概念同化的主要途径。
A:观察
B:模仿
C:探索
D:成人的传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身体运动能力的标志,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A:运动机能
B:动作技能
C:自动化操作
D:模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婴幼儿伙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对于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交谈
B:嬉戏
C:表情
D: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A:柏顿
B:豪伊斯
C:彪勒
D:鲁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游戏活动的特点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把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皮亚杰曾经用()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和游戏。
A:微笑
B:嬉笑
C:哈哈大笑
D:扮鬼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内容。
A:个体性
B:能动性
C:主体性
D:主动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的游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回忆”,这种观点属于( )。
A:剩余精力说
B:复演说
C:松弛说
D:元交际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A:角色扮演
B:搭积木
C:嬉戏
D:探索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从出生到成年游戏性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感觉探索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推断假设期、个人实验期、符号表征期、理性证实期。
A:维乐特
B:利伯曼
C:博叶
D:维果斯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客体相互作用是活动的第一要素,游戏是幼儿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积极主动的对象性活动,因此,游戏活动的第一基本特征是()。
A:对象性
B:社会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与物体的交互作用是婴儿游戏的最初形式。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贝特森
B:伯莱因
C:亨特
D:艾利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游戏。
A:家庭游戏
B:逻辑游戏
C:社会性游戏
D:动作模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其动作的意义超越了当前的知觉情境)。
A:探索
B:嬉戏
C:象征性动作
D: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弗洛伊德认为,( )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A:宣泄
B:强迫重复
C:冲动
D: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2至7岁时基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A:起始阶段
B:初级阶段
C:中级阶段
D:成熟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格拉胡把儿童的运动发展分为(),其中又可分为10个小的发展阶段。
A:反射运动时期
B:初步运动时期
C:基础运动时期
D: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能力专门化时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克拉思诺和佩培拉认为游戏行为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灵活性
B:肯定的情感
C:虚构性
D:内部动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埃里克森以自我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将幼儿游戏分为()。
A:自我宇宙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微观宇宙游戏
D:宏观宇宙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研究中发现,幼儿伙伴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A:范例
B:修正
C:强化
D:经验互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包括()。
A:提问
B:描述
C:建议
D:聚焦
E:促进反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亲子依恋
B: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
C:伙伴
D:电视
E:幼儿园课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布朗等提出,支架式教学过程包括()环节。
A:预热
B:探索
C:独立探索
D:反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学依据的基本原理包括()。
A:主动性原理
B:个别化原理
C:社会化原理
D:目的性原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这种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教室的指导方面看,角色游戏的基本步骤包括()。
A: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
B: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
C: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
D: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角色游戏的组织和知道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主体性原则
B:多样化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整合性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儿童游戏,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包括()。
A: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
C: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D: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儿童游戏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包括()。
A:时间取样法
B:事件取样法
C:人物取样法
D:地点取样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幼儿对于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探索一般可以分为()。
A:特殊性探索
B:多样性探索
C:科学性探索
D:目标性探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游戏为基本途径的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等。
A:注重幼儿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B:经验表征手段的多样性
C:注重个别化、小组化教学
D:注重动态性的学习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4329
教师干预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决策和反思的过程。教师需要决策的基本问题包括()。
A:干预的对象
B:干预的必要性
C:干预的方式方法
D:干预的时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的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具有()等人类活动的一般特性。
A:对象性
B:社会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对待游戏干预的态度和做法大致可以分为非干预型和干预型。而干预型又可以根据干预的积极性程度和介入的深度,分为()。
A:追随兴趣型
B:诊断缺失型
C:积极引导型
D:沉默观察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个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即()。
A:内部控制
B:外部控制
C:内部真实
D:内部动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包括()。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材料
E:言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对游戏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把规则游戏分为互补性规则游戏和平行性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瞄准游戏有助于幼儿获得皮亚杰所谓的“物理和数理逻辑经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发散型问题是要求“唯一答案”的问题,或者说,它要求一个最接近于问题所要求的简捷而有效的解决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规则游戏是学前期儿童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意义上的游戏场的诞生,与19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游戏场运动”有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同伴交往是幼儿以真实身份与同伴进行的交往,在中、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所占的行为比例分别为15%、25%。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玩具所模拟的对象和玩具的功能,我们可以把玩具分为动作技能型玩具、智力技能型玩具、创造性玩具三种类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阶段中,动即快乐阶段的儿童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并模仿别人的规则行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户外游戏场主要由大型组合运动器械区、车道、玩水区、玩沙区、养殖区和自然区、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等构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