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四川农业大学《学习心理学(专科)》6月作业考核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在线考核作业

《学习心理学(专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3.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将学习分为( )
A:巴普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沃尔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满贯疗法采用的学习原理是( )
A:负惩罚
B:正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系统脱敏疗法的开创人是( )
A:行为分析
B:应用分析
C:功能评估
D:效果评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根据强化的动机来源可以分为( )
A:绝对化要求
B:完美倾向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心理科学在探讨学习规律时,常用的研究范式不包括( )
A:效果律
B:应用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 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与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的支配,是指( )
A:消费性强化物
B:社会性强化物
C:活动性强化物
D:反馈性强化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行为疗法所根据的学习原理是( )
A:负强化
B:惩罚
C:消退
D:逃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仅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则不予反应。这种现象是( )
A: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消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程序教学所根据的学习原理是( )
A:正确评估目标行为,使计划有效进行
B:正确选择目标行为,使计划顺利进行
C:正确选择强化物,使训练发挥效力
D:正确实施正强化,使训练不要错过时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经典条件作用系统研究的开创者是(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创伤后应激障碍体现的是( )
A:失常行为
B: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
D:有害行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练习、使用而增强,因不使用而减弱,是指( )
A:有时会干扰正在进行的行为
B:有时难以立即实施
C:食物等消费品的使用涉及法律和伦理问题
D:效果不明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刺激或事件称为( )
A:行为变态
B:行为不足
C:行为过度
D:行为不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无需学习、第一次呈现即能诱发反应的刺激成为(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强化个体逐步趋近预期目标(或最终行为)的行为称为(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模仿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根据强化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延迟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对事物的嗅觉、味觉或视觉的条件厌恶反应称为( )
A:消退
B:泛化
C:强化
D:分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学习对厌恶刺激出现的预示信号做出反应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厌恶后果是( )
A:间隔程式
B:比率程式
C:连续强化程式
D:部分强化程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冯忠良根据学习内容将学习分为( )
A:巴普洛夫
B:沃尔普
C:斯金纳
D:华生
答奥鹏四川农业大学在线考核作业案问询微信:424329

36.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
A:塑造
B:渐隐
C:连锁
D:改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条件反应随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直至条件刺激不能引发条件反应属于( )
A:自然强化和人为的近似强化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2.因为不恰当行为的出现而导致强化的丧失,是( )
A:立即性
B:情境性
C:复原性
D:延时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8.模仿多数人的行为的社会学习策略属于( )
A:双方契约
B:单方契约
C:共同契约
D:多方契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学习做出外现的反应以避免或摆脱厌恶刺激的出现是( )
A:间隔程式
B:比率程式
C:连续强化程式
D:部分强化程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厌恶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根据( )
A:18—10次
B:10—15次
C:15—20次
D:20—25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