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06317》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106317–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0631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即是
A.系统
B.生物系统
C.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禾苗——田鼠——黄鼠狼”这条食物链属于: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竞争食物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下列哪种波长的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矮化: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蓝紫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从火山灰烬冷却后开始的演替,是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采伐迹地演替
D.放牧演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其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化感作用
D.寄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在下列作物中,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最弱的是:
A.橡胶
B.苹果
C.玉米
D.马铃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
A.常见种
B.偶见种
C.生态优势种
D.伴生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
A.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B.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
C.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D.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
A.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B.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
C.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D.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在太阳光中,被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的光是:
A.绿光和黄光
B.青光和黄光
C.黄光和绿光
D.红光和蓝紫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A.群落效应
B.边缘效应
C.邻接效应
D.衰减效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从火山灰烬冷却后开始的演替,是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采伐迹地演替
D.放牧演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从裸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旱生原生演替系列第一阶段出现的植物是
A.地衣植物
B.苔藓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草原退化的一个标志是
A.多刺植物和有毒植物繁盛
B.地上芽植物出现
C.多年生植物出现
D.土壤的中生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在无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表现出叶绿素缺少,叶片畸形,节间过长的现象,即是
A.黑雾现象
B.豆芽现象
C.黄化现象
D.窘迫现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包括农业生态系统
C.作物生态系统包括农业生态系统
D.作物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农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生物是
A.人工驯化的生物
B.天敌
C.杂草
D.微生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不属于时间结构的是
A.间作
B.套作
C.复种
D.轮作
答案问询微信:4奥鹏期末考核24329
(20)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类有意识增加的输入是
A.肥料
B.饲料
C.灌溉水
D.沉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我国的农业区域主要划分成三大区域,这三大区域是东部农业区、蒙新农牧区和
A.青藏农牧区
B.河套农业区
C.珠江农业区
D.长江农业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有关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盛产小麦玉米
B.棉花主产区之一
C.地下水超采
D.没有土地风沙化威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有关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干旱少雨
B.水土流失严重
C.农田生产力高
D.出产优质苹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典型草甸分布在
A.川西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最大出生率又叫
A.绝对出生率和生理出生率
B.相对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
C.高端出生率和成年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和相对出生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种群中,每个个体潜在寿命又叫
A.生理寿命
B.生态寿命
C.平均寿命
D.预期寿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一个种群中,迁入了来自其他种群的个体,对这个种群的积极意义是
A.更开心
B.竞争更强烈
C.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D.喜新厌旧也是生物的本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种群对空间的分散利用,具体到动物种群上,表现出
A.保护后代的粪便不被发现
B.保护家庭的领域不被侵占
C.保护食物的生长过程不被干扰
D.保护自己的交配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洄游的鱼类和迁徙的鸟类,所发生的集群行为属于
A.暂时性集群
B.季节性集群
C.稳定性集群
D.非集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以下种群调节的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干旱
B.种群内的攻击行为
C.病害
D.食物供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系统中获得营养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优势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对于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意义在于
A.无机物的贮藏库
B.微生物的栖息场所
C.动物的栖息场所
D.支持植物的基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三大组成要素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传递者
D.分解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我国的淡水养殖鱼类主要是
A.鳙鱼
B.草鱼
C.带鱼
D.黄花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将自然生态系统改造成为农业生态系统,人类的措施主要有
A.改变地形和地貌
B.改变给水和排水
C.改变动物和微生物构成
D.改变降雨和风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别是
A.农业生态系统的有较高的输入输出率
B.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库存量较低,流量大,周转快
C.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高
D.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的供求同步性很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有关动物个体对空间的需要,以下正确的是
A.个体大的动物对空间的需求比个体小的动物大
B.肉食性动物对空间的需求比草食动物大
C.腐食性动物对空间的需求比肉食动物大
D.育雏期的鸟类对空间的需求比其他时期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种群密度的变化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发生的影响是
A.引起种群内对食物和领地的竞争
B.引起种群内个体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C.种群密度引起猎食者的数量变化,反过来影响种群
D.种群密度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密度变化,反过来影响种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以下社会和疾病现象中,最能体现出“密度制约”的是
A.流感总是在大城市人口集中的地方爆发
B.人群密集的时候容易发生内部冲突
C.癌症的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
D.癌症导致的死亡率与癌症的部位有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断题:
(1)系统在宏观方向上可以逐层综合,在微观方向上可以逐层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在生物种群的自动调节过程中,生理调节是指种群内个体间因生理功能的差异,在种群中表现出兴奋状态与抑制状态的现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生物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的影响,称为化感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生物群落指生存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不同历史时期的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生态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个体最大的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重要值是用来表示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集群生活史鱼群更难以抵抗水中的毒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湿度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但温度变化一般没有什么周期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当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主导因子发生改变形成梯度时,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在北半球,南坡比北坡的湿度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在北半球,阴性的植物更适合种在北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在北半球,阳性植物更适合种在南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反刍动物与它们胃里的原生动物,是生态位互补的共生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低纬度年均温高,高纬度年均温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我国华北平原的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我国东北北部的地带性植被是针叶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之间,其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相互的竞争也越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很多植物的花蜜是香甜的,但花朵本身却是有毒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很多植物的果实在未成熟时是酸涩的,但成熟后是甘甜的。其目的是“没成熟时不要来破坏我”“成熟后把我的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很多植物果实成熟时变成红色或散发出香味,就是诱惑动物来吃它的果肉而把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在演替过程中,物理环境决定演替类型、变化的速度和演替发展的最后限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演替也受群落本身所控制(或推动),群落演替可引起物理环境的极大改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作为旱生演替中的“拓荒者”,地衣植物也是变化的。最先出现的是壳状地衣,其后是叶状地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二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是以种子的形式度过夏季或旱季季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相比,需要更深的土壤和更温和的环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苔藓是低等植物,而蕨类和被子植物是高等植物,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是否有维管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在旱生演替的木本群落阶段,后期能形成“耐荫乔木+阴性灌木+阴性草本”的群落结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直立水生植物又叫挺水植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演替达到顶级群落时,食物链中捕食者种群与被捕食者种群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在演替过程中,无论是水生演替还是旱生演替,在湿润地区都会演替到森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2)在演替过程中,无论是水生演替还是旱生演替,在都会趋向于生境的中生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3)在长江流域的原生演替过程中,无论是水生演替还是旱生演替,出现山毛榉科(壳斗科)植物是比较常见的。山毛榉科植物的果实比较大,比禾本科草本植物更具有K对策生物的特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