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48446–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法制史》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律典中第一次正式规定依服制定罪是在( )。
A.曹《魏律》
B.《北魏律》
C.《晋律》
D.《北齐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出自下面哪部法律文献?()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是( )
A.《元典章》
B.《蒙古律例》
C.《钦定西藏章程》
D.《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关于元代的刑罚制度,论述正确的是()
A.沿用唐宋的流刑制度,分里数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B.笞杖刑以“七”为尾数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对民族间的犯罪行为同罪同罚
D.实行剥夺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对其犯罪行为予以严惩
答案问询微信:424奥鹏期末考核329
(5)清代的秋审是指()
A.每年秋季举行的对各省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复审
B.每年霜降后对京师重犯进行的复审
C.由皇帝令三法司长官,会同吏、户、礼等九卿的会审
D.犯人如果在行刑前提出申诉,要求案件重新审理的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甲乙同是波斯人,二人长期在唐代长安经商,因发生经济纠纷,甲遂殴伤了乙。若你是当时的司法官审理此案,将如何适用法律?( )
A.适用波斯法律
B.适用唐朝法律
C.适用的法律由当事人自己选择
D.适用的法律由主审法官决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元代统一中国后所颁布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律是( )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元典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鞫谳分司”的司法审判制度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亲亲得相首匿”的立法原则始设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清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将六科给事中并入( )
A.都察院
B..御史台
C..大理寺
D..刑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法经》六篇列为篇首的是( )。
A.杂篇
B.盗篇
C.贼篇
D.具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进入近代以后,在租界内设立了特殊的审判机关( )。
A.租界法庭
B.会审公廨
C..地方审判厅
D..领事裁判法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秦律将诉讼分为()
A.诬告与自首
B.“狱”与“讼”
C.公罪与私罪
D.“公室告”与“非公室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减少冤案,允许向皇帝直诉,建立了( )。
A.登闻鼓制度
B.拦车马制度
C.嘉石制度
D.匦函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在以“重典治乱国”的思想指导下制定明律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朱元璋
D.唐太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中国历史上首次改法为律的人是()。
A.子产
B.邓析
C.商鞅
D.李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中国古代将以非法手段获得钱财的犯罪称为( )。
A.五刑
B.六赃
C.七杀
D.十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西汉文景时期改革肉刑,其中改为弃市的是( )
A.黥刑
B.劓刑
C.宫刑
D.斩右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法律中最早规定对外国人的风俗习惯予以维护的是()。
A.唐朝法律
B.宋朝法律
C.元朝法律
D.清末法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八议”入律最早始于 时期。()。
A.西周
B.西汉
C.三国
D.唐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刑法中的“折杖法”规定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下列哪部律曾得到张裵、杜预两位律学家先后作注,而被称为“张杜律”?()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清朝刑法典《大清律例》的基本律文在()皇帝时期最后确定下来,再无大的变化。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唐律》规定“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杀人而支解之”的罪名是()
A.不义
B.不道
C.不睦
D.悖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宋朝在审判制度中为不影响农时,规定了()。
A.保辜制度
B.务限制度
C.翻异别勘制度
D.登闻鼓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
A.王位世袭制
B..皇帝世袭
C..爵位世袭制
D..总通世袭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
A.神权法
B..明德慎罚
C..法令由一统
D..约法省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这种刑罚叫做( )。
A.炮烙
B..醢
C..脯
D..劓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
A.叔向
B..孔子
C..子产
D..邓驷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二次变法改革的人物是( )。
A.子产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律是( )。
A.唐律疏议
B..九章律
C..汉律
D..开皇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2)晋律的特点是纳礼入律,将儒家的( )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A.八议
B..官当
C..服制
D..重罪十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3)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 )。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4)宋朝将历史上最残酷的生命刑正式纳入法典,即()。
A.折杖法
B..刺配之法
C..凌迟刑
D..重法地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5)明代刑罚除死刑外,以()为最重。
A.徒刑
B..迁徙
C..刺配
D..充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 )
A.《开皇律》
B..《贞观律》
C..《武德律》
D..《永徽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7)北宋末年查检无主田收归国有的法律,称为( )
A.屯田制
B..限田制
C..均田法
D..公田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8)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
A.《户令?应分条》
B..《户绝法》
C..《丧葬令》
D..《户绝条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9)在元朝建立前后的立法活动中,被《新元史? 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
A.《大札撒》
B..《条画五章》
C..《至元新格》
D..《大元通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0)元代死刑定制为()
A.绞、斩二等
B..斩、陵迟二等
C..绞、斩、陵迟三等
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汉律六十篇包括 ()
A.《傍章律》
B.《九章律》
C.《越宫律》
D.《朝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唐中央三法司包括 ( )
A.刑部
B.大理寺
C.廷尉
D.御史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明代创制的刑罚种类是( )
A.充军
B.刺配
C.廷杖
D.发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A."重典治史"
B.镇压"犯上作乱"
C.德主刑辅
D.治乱世用重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本着仁政、恤刑的思想,汉朝创立了()
A.公室告
B.疑狱谳报
C.录囚制度
D.八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下列哪些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A.八议制度入律
B.存留养亲制度的出现
C.保辜制度
D.察举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以下属于秦代法律形式的有( )
A.比
B.廷行事
C.科
D.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宋朝的“两府”是指 ( )
A.中书省
B.内阁
C.枢密院
D.大理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宋朝选任官吏的途径主要包括 ( )
A.纳捐
B.互推
C.科举
D.恩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元朝将当时在中国境内的居民分为( )
A.蒙古人
B.南人
C.色目人
D.汉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下列属于明朝会官审录制度的有( )
A.大审
B.热审
C.秋审
D.圆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下列属于《大清会典》的是( )
A.《康熙会典》
B.《雍正会典》
C.《道光会典》
D.《光绪会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唐律规定,死刑的执行方式有两种( )
A.弃市
B.斩
C.绞
D.凌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以下对于清朝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封建法律的完备形态
B.实行了开放的对外贸易法令
C.清代的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D.清代的民族立法取得很大的成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简答题:
(1)试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婚姻法中的“七去”、“三不去”的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简述刑罚世轻世重的刑罚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简述北齐律的立法成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简述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以德配天政治观点指导下,西周统治者进一步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
这一法律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西周统治者把道德教化即“礼治”与刑罚镇压相结合,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使这一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政治政府中,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理想的原则与标本。
名词解释:
(1)亲亲得相首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法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充军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廷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五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春秋决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准五服以制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折杖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秋审”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礼法之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