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研究》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1455–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研究》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 )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抒情
B.描写
C.叙事
D.议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情感的根源就在于( )
A.主观世界
B.客观对象
C.自然界
D.现实生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
A.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
B.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
C.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
D.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阅读身份不包括( )
A.阅读前的期待
B.阅读前的预见
C.阅读过程中的揣摩
D.阅读后的反思和检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一般来讲,文学作品的意蕴不包括( )
A.社会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B.作者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意欲表达的主观意图
C.文本意义,即在具体的作品字面意义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
D.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戏剧性的重要来源:
A.冲突
B.动作
C.语言
D.表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阅读身份不包括( )
A.阅读前的期待
B.阅读前的预见
C.阅读过程中的揣摩
D.阅读后的反思和检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对于诗歌而言,( )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情感
B.情节
C.思维
D.理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叙述者=人物的
叙述视角又称为( ),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奥鹏期末考核样多
A.见证人视角
B.内焦点叙事
C.主人公视角
D.外视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对于诗歌而言,( )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情感
B.情节
C.思维
D.理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小说中
故事具有( )的两重性
A.经验
B.情节
C.符号
D.连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抒情性作品不同于叙事性作品在于( )
A.抒情性作品表达的是人的主观感受
B.抒情性作品体现的情感成分较多
C.抒情性作品刻意描绘动作、展示情节、营造环境
D.抒情性作品侧重展示客观现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下列论述属于误读的
有( )
A.误读是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作出错误的理解和歪曲的评价
B.误读还指读者从作品的阅读当中所获得的意义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不一致或超出了作者意图
C.误读即是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阅读偏见现象
D.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意义,即“误读”
E.误读还是一种文学接受或者文学批评的特殊要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下列哪些说法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个命题的依据:( )
A.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诗家语”追求( )。
A.言简意丰
B.语少意足
C.形式的形象化
D.形式的新颖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语言的节奏是指语音的( )的合乎规律的重复
A.高低
B.强弱
C.长短
D.快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就艺术的起源而言,( )原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A.诗
B.乐
C.文
D.舞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叙事性作品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只是()时间,而( )时间隐性的,读者需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
A.叙述时间
B.心理时间
C.物理时间
D.故事时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在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 )的结合表现出来的。
A.情
B.物
C.景
D.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断题:
(1)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叙述视角可分为三种,古典主义的叙述往往采用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与戏剧相比,电影最大的优势是获得了高度的时空自由。(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戏剧文学是代言的艺术,但是它和其它体裁没有显著区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在喜、怒、哀、乐等
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
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言语。(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对偶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
(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论述题:
(1)论述文学语言的特殊要求是什么?适当举例说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有人曾经分析:“创作是意向符号化的过程,即艺术家将有意思的对象性信息、评价性信息加以提炼、浓缩而容纳在一系列艺术符号之中。……接受是符号意向化的过程,即接受者按着自己的介入与体验,把符号中浓缩、容纳的信息加以扩展而努力恢复原有的对象性信息、评价性信息、技术形式性信息。”请你运用文学接受的实践谈谈你对后句话的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阐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如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作品中所使用的抒情话语方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简答题:
(1)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在文学阅读活动中,阅读身份有什么含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布局的一般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文学存在于阅读活动的根据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在抒情性作品中,作家是怎样呈现其主体的心灵世界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如何认识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影视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什么是阅读期待?它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简述文学与科学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为什么说评价需要是文学阅读活动得以发生的客观动机之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