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二
奥鹏天津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二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等。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诚实守信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奥鹏天津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A:保护环境
B:维护公共秩序
C:爱护公物
D: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前提在于()
A:自重
B:自爱
C:真诚
D:平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内容的是()
A:见异思迁
B:男尊女卑
C:虚荣攀比
D:尊老爱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是()
A:封闭性和隐秘性
B:直接性
C:内部性
D:间接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求同存异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了()原则。
A:真诚
B:尊重
C:宽容
D:平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按照法的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A:法治理念
B:法律思维
C:法律程序
D:法律文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
A:经济生活
B:私人生活
C:公共生活
D:文化生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人们的内心信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都可归属为法的()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德是()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A:伦理关系
B:法律关系
C:社会关系
D:道德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是()
A:道德规范
B:宗教规范
C:法律规范
D:纪律规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
D:文化价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D:公共生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的中介环节是()
A:知识
B:能力
C:智力
D:实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