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远程教育华中师大《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华师《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0005

()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增强游戏者的自信心。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生理快感
D:胜任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概念的不同发展水平,把概念分成知觉概念、功能性概念和符号性概念三种不同水平的概念。
A:洪斯伯格
B:沃尔夫和布鲁纳
C:利普
D:吉布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内容。
A:个体性
B:能动性
C:主体性
D:主动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 )。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顺应
C:同化超过了顺应
D:同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创造最近发展区”属于游戏和发展关系中的()观点。
A:游戏从属于发展
B:游戏领先于发展
C:发展制约着游戏
D:游戏有利于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的游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回忆”,这种观点属于( )。
A:剩余精力说
B:复演说
C:松弛说
D:元交际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国幼儿教育家()是系统化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创始者。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福禄贝尔
D:弗洛伊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主题。
A:个体的全面发展
B:人格的全面发展
C:身心健康发展
D:人的“养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皮亚杰曾经用()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和游戏。
A:微笑
B:嬉笑
C:哈哈大笑
D:扮鬼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2岁以后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它对于幼儿概念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促进幼儿的符号学习。
A:感知运动游戏
B:模仿动作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婴幼儿伙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对于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交谈
B:嬉戏
C:表情
D: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贝特森
B:伯莱因
C:亨特
D:艾利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动地把游戏治疗概括为:把受压抑的情绪“玩出来”。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的主要特征是“假装”,即幼儿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想象的改造”,包括用一物代替一物;用某种动作代表真实的动作;自己假装是别人或虚构的角色等。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结构性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身体运动能力的标志,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A:运动机能
B:动作技能
C:自动化操作
D:模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游戏。
A:家庭游戏
B:逻辑游戏
C:社会性游戏
D:动作模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其动作的意义超越了当前的知觉情境)。
A:探索
B:嬉戏
C:象征性动作
D: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A:柏顿
B:豪伊斯
C:彪勒
D:鲁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游戏活动的特点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把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A:角色扮演
B:搭积木
C:嬉戏
D:探索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婴儿与不同交往对象的社会性游戏具有()特征。
A:共同参与
B:轮流交替
C:重复
D:非实意性动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迄今为止,人们对待和利用游戏的基本策略包括()。
A:筛选
B:加工
C:创造
D:再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萨顿-史密斯认为,游戏具有社会文化的使用功能,根据游戏行为的不同经验指向,他把游戏分为()。
A:模仿游戏
B:探索游戏
C:检验游戏
D:造型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游戏为基本途径的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等。
A:注重幼儿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B:经验表征手段的多样性
C:注重个别化、小组化教学
D:注重动态性的学习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儿童游戏,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包括()。
A: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
C: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D: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对待游戏干预的态度和做法大致可以分为非干预型和干预型。而干预型又可以根据干预的积极性程度和介入的深度,分为()。
A:追随兴趣型
B:诊断缺失型
C:积极引导型
D:沉默观察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场观察研究并参照其他有关的研究,“好的”教学游戏应当具有的特征包括()。
A:选用的游戏因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B:选用的游戏因素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C:任务的难度与幼儿已有的经验相匹配
D:每个幼儿实际参与和心理参与的可能性
E:幼儿自己能够判断活动的结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埃里克森以自我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将幼儿游戏分为()。
A:自我宇宙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微观宇宙游戏
D:宏观宇宙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特点包括的结构要素有()。
A:幼儿
B:教师
C:同伴
D:玩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幼儿园能使幼儿产生游戏性体验的“情景”具有的特征包括()。
A: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D: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亲子依恋
B: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
C:伙伴
D:电视
E:幼儿园课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2至7岁时基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A:起始阶段
B:初级阶段
C:中级阶段
D:成熟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驱使幼儿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运动的需要、探究的需要、交往和表达的需要,而幼儿游戏的前提是()。
A:基本生存
B:安全需要的满足
C:身体活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的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具有()等人类活动的一般特性。
A:对象性
B:社会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具有(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特点。
A:常规性
B:非常规性
C:重复性
D:个人随意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格拉胡把儿童的运动发展分为(),其中又可分为10个小的发展阶段。
A:反射运动时期
B:初步运动时期
C:基础运动时期
D: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能力专门化时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教学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
A:转变角色
B:注意讲解游戏玩法的的方法
C:尽量减少对幼儿行为的直接干预
D: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干预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决策和反思的过程。教师需要决策的基本问题包括()。
A:干预的对象
B:干预的必要性
C:干预的方式方法
D:干预的时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克拉思诺和佩培拉认为游戏行为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灵活性
B:肯定的情感
C:虚构性
D:内部动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布朗等提出,支架式教学过程包括()环节。
A:预热
B:探索
C:独立探索
D:反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戏治疗模式中的关系模式包括松弛治疗、化妆游戏治疗、故事讲述、书籍辅导等不同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与伙伴的关系以及同伴集体对他的接纳状况,通常以儿童在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来评价。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对游戏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把规则游戏分为互补性规则游戏和平行性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阶段中,动即快乐阶段的儿童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并模仿别人的规则行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规则游戏是学前期儿童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艾伦等把游戏场的发展史概括为设备制造时期、追求新奇时期和现代时期。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皮亚杰认为儿童规则游戏在6~10岁之间出现的频率最高,之后稳步下降,14岁达到最低点。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意义上的游戏场的诞生,与19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游戏场运动”有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象征性游戏是7-8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