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鹏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在线作业
地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0010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基本矛盾是()。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B: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分国家性质的标准是()。
A:民主的程度奥鹏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在线作业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是否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指()。
A: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主人
B: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实现了自由
C: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了自由
D:人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
A: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质变边疆不断地发生
D: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类似()。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感觉论的错误
D:实证论的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A:动力和源泉
B:现象和本质
C:状态和形式
D:方向和道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于()。
A: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个性可以脱离共性而存在
D: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B: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
C: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
D: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矛盾的同一性是()。
A:不同矛盾的共性
B: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D: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认识上难免犯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
A:客观过程本身的复杂性
B:人的认识要受主观条件的限制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