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奥鹏远程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二-0004
行动研究之父勒温(Lewin, K.)在20世纪40年代曾将行动研究的过程解释为()。
A:探察
B:总体计划学
C:螺旋循环
D:反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接受学习问题的实质在于()。
A:强调让学生“接受”知识
B: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
C:将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落实为教师如何讲解“教材”
D: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早在1926年美国人普莱西(Pressey, S.)已经设计了一种名为()的机器。
A:自主学习
B:自动教学
C:程序性教学
D:操作性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的境界。
A:研究性教学
B:感知性教学
C:接触性教学
D:认知性性教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A:写
B:说
C:看
D: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现实的教学传统的批评总是以"()"作为立论的基点。
A:现实的教学传统发生了某种危机
B: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
C:“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
D:教学自身的合理性根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好学生的标准牵扯到(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的问题。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习方式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
A:有意义学习
B:探究学习
C:接受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发展“仁者爱人”的德性为主,并由“仁爱”私德发展出“民贵君轻”的“民主”公德意识。
A:孔荀之道
B:孔孟之道
C:先秦儒家
D:明心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方法,是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访谈"。
A:问卷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统计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则更注重从人类自身这里寻找教育的根据。
A:类比研究
B:调查研究
C:自然研究
D:社会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1923年发生的()颇具有象征性意义。
A:创造教育
B:科玄论战
C:设计教学
D:研究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尔顿制,最初称实验室制,由美国学者()创立。
A:柏克赫斯特
B:杜威
C:奥苏贝尔
D:皮亚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中的"类比研究"主要是通过寻找"人"与"()"的相类性或相似性来获得教育启示
A:社会
B:自然
C:世界
D:自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发展了孔子的“德”性修养理论,()发展了孔子的“知识”学习理论。
A:孟子、荀子
B:荀子、孟子
C:老子、孟子
D:荀子、老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如果从叙事者的视角上看,叙事研究可以划分为()。
A:教学叙事
B:教学生活叙事
C:教师叙事
D:人类学叙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学历来有的两种传统是()。
A:不可认知的教学传统
B:现身在场的、看得见的教学传统
C: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
D:可认知的教学传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为了克服“同步教学”的弊病,“异步教学”将教师的()等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个体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异步化和教师教学的异步化。
A:教师指导
B:个别指导
C:分类指导
D:全体指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显现出来,浮出水面,其特点包括:()
A:使教师由原来的"教教材"转换为"使用教材"
B:使学生的“追问”和教师的“回应”成为可能
C: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
D:完全合理但它简单易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实验研究的关键特征包括()
A:教育实验研究以教育"假设"为研究的起点
B:教育实验研究是以测量和统计的方式对假设的“验证”
C:教育实验研究以“控制”的教育情境作为验证的前提条件
D: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泛教育自传”包括()。
A:真实的教育经历
B:教育做法
C:教育想法的谈论方式
D:教学事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纳特卡制”将课程分为()。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劳动课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倡导()。
A:以美育代宗教
B:美育发展人的“情感”
C:美育发展人的“自由意志”
D:人生观受“自由意志”之支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叙事研究”中的叙述者包括()。
A:中小学教师
B:校外研究者
C:教研师
D:教委领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异步教学”研究者看来,人类教学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个别教学阶段、同步教学阶段和异步教学阶段。
A:古代教学实践
B:仿古教学实践
C:近代教学实践
D:现代教学实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受前苏联教育界的启示,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等人在1974年也开始在北京八中、景山学校、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等地进行“程序教学”实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比较研究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经验类比;历史研究属于不同地域的教育经验的类比。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周恩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使“青年学生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主张,为中国现代教学改革开发出了一条看似阳光明媚却艰难的道路。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让教师研究教学之外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研究者不仅需要使用某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有相关的"有效教学"的眼光。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学是课程的目的,课程通过教学而进入课堂,影响教师和学生。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相当于怀特海五个步子中的"我")"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博学论”重视“思”、“行”与“自然之教”,“明心论”重视“学”、“知”与“人为之教”。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学科的视角考察,"教育经典"或"教育事件"的范围会变得更加广泛:数学教学领域如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任何知识总是起源于求知者个人的热情。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强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改变当前过于单一、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尤其是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这并就意味着“教师讲—学生听”就一定无效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近代“美感教育思潮”的形成西方美学思想的引进与解释相关,王国维和蔡元培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教师的“化难为易”转换为由学生亲自面对教材本身、亲自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化难为易”,这就是“主动探究”的意义。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虽然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教育生活,但是这些案例本身却不是教师的教育自传的一个部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验她的“实验室制”,后直接改称“道尔顿制”,在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迅速发生影响。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身在场的教学传统显示为"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 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也就是"教师听,学生讲"的模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异步教学”主要以“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环节展开课堂教学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21年“设计教学法”实验进入高潮。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81年,黎世法根据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开始在中学布点实验,称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反馈→小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血脉”与“词章”之辩,实际上隐含了当时佛学中的“顿悟”与“渐修”之间的争执。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叙事研究实质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基所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的研究方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师所的传递信息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探究学习”以“发现学习”为基本前提,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学习过程往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学传统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善于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