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大《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8

归因指的是(??? )。
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利他行为是指(??? )。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A:维纳
B:奥斯古德
C:奥利多斯
D:李凯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A:洛伦茨
B:多拉德
C:奥斯本
D:米尔格莱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档案法
B:调查法
C:现场研究
D:模拟实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
B:多拉德
C:米尔格莱姆
D:阿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A:随机分配
B:分组分配
C:条件分配
D:随时分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1939
B:1940
C:1938
D:1937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
B:自我阻抑策略
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D:自我安慰策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
A:1.5~2.5
B:12~15
C:2.5~4
D:4~7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A:社会环境
B:个人的特征
C:最突出的态度
D:情感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 )途径形成起来的。
A:印刻
B:本能需要
C:条件作用(学习)
D:自我超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沟通的意义有:
A:沟通是社会概念形成的途径
B: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
C: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D: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A:真从众
B:权宜从众
C:不从众
D:假从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A: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B: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D: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久因效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际关系发展有(??? )阶段。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感情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A:性格
B:态度
C:外部情境压力
D:行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阶段:
A:分歧
B:收敛
C:冷漠
D:逃避
E:终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个人特征包括()
A:才能
B:外貌吸引力
C:个性品质
D:口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A:逻辑的违背
B:文化价值的冲突
C:观念层次的冲突
D:新旧经验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众的原因有()
A:盲目崇拜
B:行为参照
C:对偏离的恐惧
D:群体的凝聚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伦理性原则包括:
A:自愿参加原则
B: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C:有利研究设计原则
D:自由终止原则
E:充足补救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沟通能力自我提高的途径有()
A: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B:编制改善沟通的自我计划
C: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D:评价他人的沟通状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A:客观原则
B:分析与综合原则
C: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D:伦理性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包括()。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同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A:笼统拒绝
B:贬损来源
C:歪曲信息
D:论点辩驳
E: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四部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