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线作业一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需要家长和( )通力合作。
A:学校
B:幼儿园
C:老师
D: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道德发展,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A:维果茨基
B:科尔伯格
C:皮亚杰
D:马斯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教育关系上,教师与儿童是( )的关系。
A:平等
B:互助
C:师为长
D:师为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在( )阶段就开始出现了帮助行为,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帮助的相关还较缺乏,幼儿帮助行为往往受到情境和成人的暗示。
A:0-1岁
B:1-2岁
C:0-3岁
D:3-4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转折期,儿童开始理解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A:反抗焦虑
B:分离焦虑
C: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失望焦虑
D:超脱焦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04年1月,清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
A:《学龄前儿童教育章程》
B:《奏定家庭教育法章程》
C:《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D:《幼儿教育法章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89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 ),提出了幼稚园教育的五大目标。
A:《幼儿园教育》
B:《幼稚园教育要领》
C:《幼儿园教育要领》
D:《幼稚园教育章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岁儿童知道更多的职业及其特征,并开始对不同社会角色形成基本观念。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A:亲子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伴关系
D:母子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良好的师幼互动,在儿童获得知识与技能、与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等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关注儿童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B:有利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C:有利于加快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D: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E: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内容可分为( )。
A:政治社会化
B:民族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道德的社会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
A:自我控制
B:自我调控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E:自我情感体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面对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培养问题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多为孩子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B:引导孩子理智地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C: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D:把他们当做孩子来对待,多多替他们做事
E:不要事事包办,让他们接受生活的锻炼和挫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教育方法( )。
A: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与合作的机会
B:增强学前儿童互相帮助的意识
C:教会学前儿童助人的行为方式
D:为学前儿童提供助人为乐的好榜样
E:让儿童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
A:社会认知
B:社会情感
C:社会行为技能
D:自我意识
E: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学者指出,学前儿童自我的发生与形成具有以下标准( )。
A: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
B:儿童能够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C: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D:儿童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E:儿童会使用第三人称来代表他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幼儿归属感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
A:由近到远
B:由小到大
C:由内到外
D:由个体到群体
E:由熟悉到陌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可划分为( )。
A:操作与练习
B:个别指导
C:问题解决
D:小组讨论
E:教学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
A:19世纪中叶—20世界初
B: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C: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90年代中期—现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幼儿对社会规范的学习是一个内部活动向外部活动转化的过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可以完成。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24个月儿童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24-36个月儿童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安慰行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而且男孩比女孩的安慰行为更明显,这也许与个体所认同的性别角色期望有关。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归属感的培养应结合多种方式和途径,专门的活动与渗透性的活动相结合,社会、情感领域的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结合。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约2/3的患儿智力落后,但这些患儿可以在某些方面有较强能力,30%智力正常,约10%智力超常。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在2岁左右就初步形成了一些性别角色知识,女孩的性别角色知识发展的速度高于男孩,且其性别角色知识也远比男孩丰富和详细。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幼儿园中,保育员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交往对象,他的情感态度对其有着重要影响。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性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做工人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