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线作业二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选项中的哪一点( )。
A: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B:有助于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
C:有助于儿童自我性格的发展
D:有助于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形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89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 ),提出了幼稚园教育的五大目标。
A:《幼儿园教育》
B:《幼稚园教育要领》
C:《幼儿园教育要领》
D:《幼稚园教育章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张宗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了( )一书,这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A:《家庭教育》
B:《儿童心理之研究》
C:《幼稚社会教育》
D:《幼稚园的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选项中( )不是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A:注意力分散
B:重复刻板行为
C:语言发展
D:感受异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在( )阶段就开始出现了帮助行为,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帮助的相关还较缺乏,幼儿帮助行为往往受到情境和成人的暗示。
A:0-1岁
B:1-2岁
C:0-3岁
D:3-4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在感情上能激起共鸣,能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在行动上给予应有的慰藉、关心和帮助的道德情感。
A:同理心
B:关心
C:爱心
D:同情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一门较为年轻的、介于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之间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以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
A: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D: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婴儿期同伴交往是以一种固定的程序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 )个阶段。
A:两
B:三
C:四
D: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A:反抗焦虑
B:分离焦虑
C:失望焦虑
D:超脱焦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儿童社会化及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A:幼儿园教育
B: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
C:家庭教育
D:同伴交往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鲍比尔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与变通性的发展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建立期
C:依恋关系确定期
D:依恋关系明朗期
E: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必须全面融合( )这些方面的因素,在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促进其相关能力和特质的发展。
A:家庭
B:早教机构
C:幼儿园
D:学校
E: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
B:激发社会情感
C:引导社会行为技能
D:陶冶儿童的情操
E:培养儿童优异的思想品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学者指出,学前儿童自我的发生与形成具有以下标准( )。
A: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
B:儿童能够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C: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D:儿童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E:儿童会使用第三人称来代表他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评估幼儿的行为是否正常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行为必须与年龄相符
B:幼儿的行为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
C:幼儿通过学习能掌握并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等,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
D: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逐步学会遵守纪律,懂得奖与罚的意义,并能遵守有关的法则
E:能够正确处理同伴关系以及同伴之间发生的冲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
A:以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为依据
B: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C:以社会现实为依据
D: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E:相关学科知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幼儿归属感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
A:由近到远
B:由小到大
C:由内到外
D:由个体到群体
E:由熟悉到陌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关于儿童行为的表述,( )是正确的。
A:女孩参加社交活动多于男孩
B:男孩比女孩对人更感兴趣
C:女孩对物体和事物更感兴趣
D:女孩之间的合作性的活动较男孩多
E:男孩喜欢找比自己年龄小的玩伴
F:女孩对比自己年幼的儿童会表示关心和帮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选项哪些是5-6岁儿童人际交往的目标表现( )。
A: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B:有自己的好朋友
C: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D: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E:喜欢和长辈交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体现在( )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
A:教师与儿童
B:儿童与儿童
C:教师与园长
D:教师与教师
E:教师与家长
F:家长与儿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练习的一门科学,是以发展儿童的交往能力为主要目标。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陈鹤琴先生非常关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他把“社会”和“生活”作为组织幼儿园课程的两大中心。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我控制系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发展和成熟的动力基础。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性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做工人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行为训练法强调观察、模仿、强化。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其他交往。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我意识是通过认识自己而产生的。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婴幼儿已形成的社会认知又影响着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是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部分。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培养具有多重的影响。言教始终比身教来得更为直接且有效。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在2岁左右就初步形成了一些性别角色知识,女孩的性别角色知识发展的速度高于男孩,且其性别角色知识也远比男孩丰富和详细。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