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0005
()以发展“仁者爱人”的德性为主,并由“仁爱”私德发展出“民贵君轻”的“民主”公德意识。
A:孔荀之道
B:孔孟之道
C:先秦儒家
D:明心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结合起来
A:张君劢
B:陶行知
C:曹孚
D:梁启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方法,是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访谈"。
A:问卷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统计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1923年发生的()颇具有象征性意义。
A:创造教育
B:科玄论战
C:设计教学
D:研究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则更注重从人类自身这里寻找教育的根据。
A:类比研究
B:调查研究
C:自然研究
D:社会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行动研究之父勒温(Lewin, K.)在20世纪40年代曾将行动研究的过程解释为()。
A:探察
B:总体计划学
C:螺旋循环
D:反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尔顿制,最初称实验室制,由美国学者()创立。
A:柏克赫斯特
B:杜威
C:奥苏贝尔
D:皮亚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班级教学”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效益”,实与()相关。
A:效益规模
B:五段教学法
C:师生水平
D:学习需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的境界。
A:研究性教学
B:感知性教学
C:接触性教学
D:认知性性教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理解和选择何种"()"的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A:有效教学
B:有效学习教育
C:有效研究
D:有效认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好学生的标准牵扯到()的问题。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的单向流动则假定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材或应用教师讲解中提出的某种原理来做练习而不需要提出学生的个人化解释。
A:学生-教材
B:教材-学生
C:教师-学生
D:学生-教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A:写
B:说
C:看
D: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年8月,会议的结论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并由陆定一写成《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发表在《红旗》杂志当年第7期。
A:1948
B:1958
C:1968
D:1978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的叙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述
A:管理事件
B:生活事件
C:德育事件
D:课堂事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真正的“主动学习”意味着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地完成。
A:学习目标与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B:为达成目标的问题解决
C:学习过程的监督反馈
D:学习结果的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叙事研究”中的叙述者包括()。
A:中小学教师
B:校外研究者
C:教研师
D:教委领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两种情况将对教师的"日常性教学"构成"难题",分别为:
A: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个教学问题之后,结果发现原来的教学问题并没有被解决
B:教师总会遇到一些仅仅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
C:认知难题
D:接触性困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为了克服“同步教学”的弊病,“异步教学”将教师的()等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个体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异步化和教师教学的异步化。
A:教师指导
B:个别指导
C:分类指导
D:全体指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说法属于“明心论”的观点的是()。
A:假定人性“恶”
B:假定人性“善”
C:主张“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
D:主张“知先行后”的知识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古代教学传统中的“知行”问题的争论在20世纪后半期显示为()。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活动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
D:“返回生活世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可以纳入的三个基本主题包括()。
A:自学辅导和研究性学习
B:人生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C:生活实践
D:素质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类比研究除了"自然类比"之外,还可以包括"()"和"()"。
A:历史研究
B:比较研究
C:人文研究
D:社会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如果从叙事者的视角上看,叙事研究可以划分为()。
A:教学叙事
B:教学生活叙事
C:教师叙事
D:人类学叙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显现出来,浮出水面,其特点包括:()
A:使教师由原来的"教教材"转换为"使用教材"
B:使学生的“追问”和教师的“回应”成为可能
C: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
D:完全合理但它简单易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周恩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使“青年学生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主张,为中国现代教学改革开发出了一条看似阳光明媚却艰难的道路。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设计教学法”的真正区别,在于“教学做合一”有“做”而“设计教学法”没有“做”。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前中国课堂教学流行的教学方式是“同步教学”,包括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两种,主要是“小组教学”。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研究者不仅需要使用某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有相关的"有效教学"的眼光。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材-教师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教师只能完整地传递教材的信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材的信息。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让教师研究教学之外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比较研究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经验类比;历史研究属于不同地域的教育经验的类比。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相当于怀特海五个步子中的"我")"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明心论”以孟子的教学观为代表,“博学论”以荀子的教学观为代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叙事研究实质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基所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的研究方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血脉”与“词章”之辩,实际上隐含了当时佛学中的“顿悟”与“渐修”之间的争执。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博学论”重视“思”、“行”与“自然之教”,“明心论”重视“学”、“知”与“人为之教”。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师所的传递信息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近代“美感教育思潮”的形成西方美学思想的引进与解释相关,王国维和蔡元培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克伯屈认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思想和实践,与他是不同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异步教学”主要以“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环节展开课堂教学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接受学习”(尤其是“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或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分歧即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非此即彼”。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真正的教学改革,总会受到课程的牵连。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学科的视角考察,"教育经典"或"教育事件"的范围会变得更加广泛:数学教学领域如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等,几乎都与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有某种联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社会实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01年前后,“研究性学习”成为中国教学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濒于诱入旧的形式主义的圈套时,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试图挽救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成为设计教学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校本教学研究",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中发现了某个教学的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解决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身在场的教学传统显示为"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 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也就是"教师听,学生讲"的模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