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0005
微生物对环境中的物质具有强大的降解与转化能力,主要因为微生物有以下特点: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2.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3.微生物具有多种降解酶。4.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5.微生物具有巨大的降解能力。6.()。
A:共转换代谢
B:共代谢作用
C:互交换过程
D:依存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氧化塘又称(),是利用藻类和细菌两类生物间功能上的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A:稳定塘
B:独立沉淀塘
C:生物分解塘
D:化学处理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A:外源化合物
B:化合物
C:外源物
D:生化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危害评价是生物毒性评价概念的拓展,对生物个体来说,危害评价就是()。
A:毒素评价
B:毒性评价
C:毒害评价
D:毒理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是生态学和()中的重要概念。任何从事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人员都必须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A:自然科学
B:环境科学
C:基础科学
D:理论科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环境是指相对于主体对象而言的背景,意即围绕主体对象以外的其他()的综合。
A:各种因素
B:生物因素
C:环境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吸收或少吸收污染物是生物抵抗污染胁迫的-条重要途径,但目前有关这一抗性途径的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些实验结果甚至相互矛盾,一般认为生物不吸收或少吸收污染物的机理与生物外分泌物有关,如()。
A:植物的根分泌物
B:植物的根抗性
C:植物根抗渗透性
D:植物的根分解能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破坏从农耕文明开始起就出现,直到今天愈演愈烈,成为引起()的重要因素,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A:全球环境变化
B:生态环境变化
C:生活环境变化
D:生活质量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称为农业污染源。
A:有害影响
B:农药
C:化肥
D:水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物种适宜性是()技术成败的关键,为此需要进行物种的遴选,并实现物种间的合理配置。
A:生物修复
B:生态修复
C:环境修复
D:种群修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风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忙。一般概念认为,风险是相对安全而言的,与一些有害情况及对()的威胁相联系。由于系统的破坏、失误、考虑不周而导致不利事件的发生,风险就是这类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度量。
A:人群
B:环境
C:财产
D: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主要有:()。
A:土壤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和修复
B:植物和动物土壤有机农药的吸附降解和转化
C:石油污染海洋的生物修复
D:自然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动物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过()排出,还有一个途径是通过皮肤随汗液排出。挥发性污染物及其代谢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随呼出气体排出。
A:肾脏随尿排出
B:其次是经过肝脏胆通过消化道随粪便
C:通过出汗排出
D:新陈代谢排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转化作用:()。
A:对农药的分解转化作用
B:对氰和腈的分解
C:对合成洗涤剂的分解转化
D:对化肥分解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受损环境是指在人为或自然干扰下形成的偏离了自然状态的环境,在该环境中,环境要素成分不完整或()。
A:比例失调
B:物质循环难以进行
C:能量流动不畅
D:系统功能显著降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净化生物的筛选具体的方法有:()
A:实地调查污染环境
B:人工染毒对比试验
C:调查对比法
D:化验测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测试的方式很多,根据生物测试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测试方式。
A:短期测试方式
B:中期测试方式
C:长期
D:定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气接纳有害污染物质的量超过(),甚至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甚至潜在的影响或危害,这种大气质量恶化的状态称为大气污染。
A:大气自净能力
B:污染物浓度增高
C:排放量超标
D:重金属含量过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对污染物排出是()后导致污染物在体内含量降低的过程。
A:机体分泌污染物
B:分解代谢污染物
C:机体合成染物
D:外来污染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一般是通过呼吸道、鳃、消化道、皮肤等途径。
A:呼吸道
B:鳃
C:消化道
D:皮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植物拒绝吸收污染物的保护作用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但污染物进入植物体内以后,还会遇到生物体其他的抵抗作用。抗性植物具有使进入到体内的污染物变成安全、低毒的结合态的机制,使污染物不能达到敏感分子或器官,也不参加代谢,正常的新陈代谢可免遭扰乱。()均具有这种结合钝化作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中的其他成分
D:细胞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
A:空间
B:环境
C:结构
D: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抗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性的利弊:一般说来,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对人类有利。抗性生物之所以能够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正常生长繁殖,其中它们对环境污染物的()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A:富集
B:分解
C:转化
D:排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自然条件下,环境是由很多环境因子组合起来的复合体,这些因子之间(),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程度不同地发生变化;在人类的影响和干扰下,某一个环境因子受损,也将导致其他环境因子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子的人为改变都将可能引起其他环境因子的改变,而在任何一个受损环境中,多个甚至是所有环境因子程度不同都发生了变化。
A:相互作用
B:互相促进
C:相互制约
D:互补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如()和冷却过程、成品整理过程等使用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场所都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
A:原料生产
B:加工过程
C:燃烧过程
D:加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土壤污染特点: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土壤污染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对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所致。土壤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
A:可治理性
B:隐蔽性和潜伏性
C:后果严重性
D: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生物学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A:研究生物
B:人为受损环境
C:生物空间
D:人们生活环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中氧平衡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常用一些反映水体氧平衡的指标来描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有:()与总需氧量。
A:溶解氧
B:生化耗氧量
C:化学耗氧量
D:总有机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等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的数量达到了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程度。
A:悬浮物质
B:溶解物质
C:底泥
D:水生生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包括:()。
A:对微生物的影响
B:对植物的影响
C: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D: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可经()和其他一些途径进入体内。
A:血液
B:呼吸道
C:消化道
D:皮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水平的影响主要是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A:种群
B:群落
C:单体
D:多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①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减少、浓度降低;②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
A:固定性
B:降低重金屑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C:生物可利用性
D:分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质量的生物监测和评价:()。
A:指示生物法
B:生物指数法
C:生物多样性指数
D:营养状态指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N-亚硝基化合物是()的总称,俗称亚硝胺
A:亚硝胺
B:亚硝酰胺
C:亚硝酸盐
D:硝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生物效应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好的效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之为污染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要进入生物体内,首先要同生物体表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对受损环境进行全面的认识,进而对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进行了解,为进一步分析环境生物学问题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也不是最关键。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氧化塘与自然界的富营养水体基本类似,其中所出现的生物种类多样性相当高,有细菌,也有大型生物。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是污染处理和净化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测试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由于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比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快,加上很多物质都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因此当湿度大时,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往往也增加,积累的量也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域抗酸化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岩的地质学特征和集水区土壤性质和特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机制是外部排斥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净化生物是指能够把环境中的污染物吸人体内,并且能够在体内富集、降解,从而减少环境中污染物含量的生物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降解是指由于生物的作用,把污染物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实现污染物的分解或降解。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毒气体,放出氧气、杀菌、积累或降解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有很强的抗性,它们能够吸收、富集、降解、利用污染物,能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而不受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净化方法主要有: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厌氧法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