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线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17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线作业2-0001

被誉为“百宝丹”的云南白药的发明者是()。
A:曲焕章
B:札马鲁丁
C:明安图
D:忽思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发明了“坎儿井”这一特殊的取水灌溉方式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鄂温克族
D:达斡尔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随着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以“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简称“世维会”)为首、具有强烈暴力色彩和恐怖主义性质的各种“东突”组织是从境外指挥、煽动境内组织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这主要说明()。
A: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B: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C:我国的专政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D:国家有义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台湾1895》在中央一台播出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称为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反映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C: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容削弱。
A:一大历史成就
B:一大基本原则
C:一大政治优势
D:一大法律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民族团结的精神条件是()。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和谐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第一部饮食卫生和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的作者是()。
A:鲁明善
B:札马鲁丁
C:明安图
D:忽思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藏族的“藏历节”,是全体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庆,白族“三月三”、壮族的“歌会”、苗族的“芦笙会”等等,也是各民族的全体民众参与和欢庆的。这表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
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敏感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宗教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嘎玛指出,达赖自发动武装叛乱失败叛逃国外50年来,念念不忘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从未中断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破坏活动。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是我们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同达赖集团斗争的重大举措()。
A: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C: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D: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
E:实现民族平等是确保民族团结的前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是()。
A:德才兼备
B:廉洁自律
C:敬业勤政
D:奉公守法
E:密切联系群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准确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B: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D: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
E: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强有力的聚合体。建国60多年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建设国家,共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意识的认同和不断强化成为各民族的共性之一。各民族共同因素的增长()。
A: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一个基本趋势
B:说明民族的融合、消亡即将实现
C: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D:有利于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E:说明我国民族已经同化了
答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实现民族平等
B:加强民族团结
C: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D: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E:国家最终和平统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的。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E:自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B: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C: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有利于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E:有利于宗教的自行灭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选项,属于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有()。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自治宪法
C: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D: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E:制定地方教育规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时期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之所以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因为()。
A:坚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C: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D: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E: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有()。
A: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揭示出了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B:从我国宗教和宗教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C:宗教信仰是一部分信教群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是属于思想领域的认识问题
D:是由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的
E:由我国宗教信仰问题的特性决定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
A:立法自治权
B:变通执行权
C:经济自治权
D:文化管理自治权
E:高度自治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民族识别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A: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B: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C: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
D:实现世界各民族融合的需要
E:进行民族同化的需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是由下面三部分按顺序组成的()。
A:地方名称
B:民族名称
C:行政地位
D:人口构成
E:宗教信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党委
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E:团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