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壤污染与防治(本科)98650》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98650–四川农业大学《土壤污染与防治(本科)98650》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治理的过程,对土壤没有太大的扰动是下列哪种修复方式?
A.原位修复技术
B.化学修复技术
C.物理修复技术
D.生物修复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
A.最大负荷量
B.最小负荷量
C.相对负荷量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危险性固体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等危险特性的废物
A.疾病传染性
B.病毒扩散性
C.危险性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农药残留期是指土壤中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A.75%-100%
B.50%-75%
C.0.5
D.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在可调控的环境条件下将土壤中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
A.微生物
B.细菌
C.病毒
D.放线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有机污染物穿透过土壤而逸向空间的移动过程是()
A.挥发
B.升腾
C.迁移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粉煤灰的主要来源是()?
A.消耗煤发电
B.消耗天然气发电
C.沼气发电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土壤表面因受太阳辐射和紫外线能而引起的农药分解,称为()
A.光化学降解
B.物理降解
C.生物降解
D.化学降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生物降解主要依靠()的作用
A.生物酶
B.细菌
C.病毒扩散性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是()。
A.客土
B.换土
C.排土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指的是
A.矿化作用
B.降解作用
C.代谢作用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撇出浮沫的残渣是指()
A.污泥
B.废渣
C.固体废弃物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某些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累积起来是指()
A.生物迁移
B.化学迁移
C.物理迁移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水俣病是由( )污染所引起
A.Hg
B.Cd
C.As
D.Cr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污染物转移进入有机溶剂或超临界液(SCF),而后溶剂被分离以进一步处理或弃置的过程是指()
A.溶剂提取技术
B.土壤淋洗技术
C.原位化学技术
D.化学脱卤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指()
A.植物提取
B.根际降解
C.植物挥发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体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原有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除去的方法是()。
A.生物强化法
B.生物培养法
C.投菌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农药残留期是指土壤中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A.75%-100%
B.50%-75%
C.50%
D.100%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通过化学物质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为不溶态的过程指的是()
A.固化技术
B.玻璃化技术
C.稳定化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离子和离子型络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的移动是指()
A.电迁移
B.离子迁移
C.络合物迁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分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移动是指()
A.质流
B.挥发
C.扩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富集于植物体内,而后将植物体收获、集中处置的过程是()
A.植物提取
B.根际降解
C.植物挥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定期的向污染环境投加H2O2和营养物,以满足污染环境中已经存在的降解菌的需要,使微生物把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彻底矿化成CO2和H2O是指()
A.生物强化法
B.生物培养法
C.投菌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原地处理和异地处理的过程是指()
A.异位修复技术
B.物理修复技术
C.化学修复技术
D.生物修复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有机污染物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化学、生物、光照、酸碱等)而逐渐分解,转变为无毒物质的过程。可分为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的过程是()。
A.代谢
B.降解
C.吸收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将污染物含量低的清洁土壤混合于污染土壤,以降低污染土壤污染物的含量的过程是指()
A.降解作用
B.稀释作用
C.挥发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一个或几个有害的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大量繁衍,破坏原来的动态平衡,对人类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是指()
A.土壤生物污染
B.土壤物理污染
C.土壤化学污染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利用土壤多相,疏松多孔的特点,通过吸附、稀释、扩散、淋溶、挥发、机械阻留等物理作用过程使土壤污染物趋于稳定,毒性或活性减小甚至排出土壤的过程是指()
A.物理净化
B.化学净化
C.生物净化
D.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可认为该化合物保持其分子完整性,以及通过在环境中运输和分配,维持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能力是()。
A.积累
B.吸收
C.迁移
D.富奥鹏期末考核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
A.土壤淋洗技术
B.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C.玻璃化技术
D.生物修复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质的来源()
A.工业污染源
B.农业污染源
C.生物污染源
D.城市污染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有()
A.植物提取
B.根际降解
C.植物稳定化作用
D.植物挥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土壤自净作用的方式()
A.物理净化
B.化学净化
C.物理化学净化
D.生物净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有何意义?()
A.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B.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
C.了解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情况
D.选择适合的土壤修复方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A.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B.农药对土壤硝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C.农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D.土壤中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土壤污染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A.土壤背景值
B.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
C.生物指标
D.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土壤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
A.吸附
B.解吸
C.挥发
D.淋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质有哪些()
A.无机污染物
B.有机污染物
C.土壤生物污染
D.放射性污染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按操作原理可以分为()
A.物理修复技术
B.化学修复技术
C.植物修复技术
D.生物修复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环境是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广义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的总和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人文因素
D.地理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农业废弃物是指()的总称
A.农业生产
B.农产品加工
C.畜禽养殖业
D.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土壤污染修复是通过()的原理,并采用人工控制措施,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实现污染物无害化和稳定化,以达到人们期望的解毒效果的技术措施
A.物理
B.化学
C.生物
D.生态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有哪些?()
A.将农药直接施入土壤或以拌种、浸种、毒谷的形式施入土壤
B.向作物喷洒农药时,农药直接落到地面或附着在作物上,经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
C.大气中悬浮的农药颗粒或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农药,经雨水溶解和淋失,最后落到地面
D.死亡动植物残体或灌溉水将农药带入土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土壤中重金属难溶化合物的主要类型有()
A.硫化物
B.重金属氢氧化物
C.金属磷酸盐
D.金属碳酸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有哪些?()
A.只能对可以发生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进行修复
B.可能导致新的环境风险
C.其它污染物可能对生物修复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并且修复过程的技术含量较高,造成修复之前可行性评价的费用较高
D.修复过程的监测要求较高,除了化学监测还要进行微生物监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