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65371–吉林大学《刑法总论》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A.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
B.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
C.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便指使本店的伙计乙某往丙某的汤锅中投放老鼠药。结果造成多人中毒死亡。乙某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说此次投毒是自己一人所为,与甲某无关,一人承担了案件的全部罪责
D.甲某因为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在审问中,甲某又主动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枪里面尚有子弹3颗,彭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2005年3月1日,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内未发现张某有漏罪,也未发现张某犯新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觉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强奸一名妇女。那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
A.视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仅以强奸罪对张某判处新的刑罚
B.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仅以强奸罪对张某判处新的刑罚
C.撤销缓刑,对强奸罪做出判决,并将其与原判刑罚实行并罚
D.撤销缓刑,对强奸罪做出判决,并将其与原判刑罚实行并罚,之后再减去已经过的缓刑考验期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对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
A.不能直接适用假释
B.只能间接运用假释
C.改为有期徒刑后才能适用假释
D.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直接适用假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A.放火罪
B.失火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A.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故意伤害罪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死亡罪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重伤罪
D.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期满后,裁定减刑前犯故意伤害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甲蓄谋杀害乙。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
B.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
C.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
D.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A.追诉期限延长1倍
B.追诉期限延长2倍
C.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追诉时效中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简单客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上称为()。
A.吸收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惯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判决以前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先行羁押的,羁押日期与刑期的关系是()。
A.羁押1日折抵刑期半日
B.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C.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D.羁押1日不可以折抵刑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教唆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 胁从犯、教唆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原则。
A.罪刑相当
B.罪刑法定
C.罪责自负
D.主客观相统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高某持刀杀其父,其父受伤尚未死亡,高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高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
B.故意杀人既遂
C.犯罪中止
D.意外事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陈某和其妻子经常争吵,但是其妻子又不愿意与其离婚,陈某遂萌生往其妻子饭里下毒杀害其妻的念头,但是又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所以陈某将儿子送到相隔3里地的父母家。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回家。陈某回家后在饭菜里下了毒就出去了。其儿子不愿意在奶奶家呆,遂偷偷跑回家。陈某儿子和妻子共同将有毒的饭菜吃下,均因中毒死亡。请问陈某对其妻子和儿子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分别是什么?()
A.都是间接故意
B.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间接故意
C.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对“事后防卫”行为的评价:()
A.可认定为防卫过当
B.可认定具有犯罪故意,成立故意犯罪
C.可认定为具有犯罪过失
D.可认定为一种事实认识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甲某,女,15岁。一日骑自行车回家,行至一坡路时,因违章逆行且车速极快,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
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下列属于我国刑法学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A.罪过性
B.刑事违法性
C.历史变化性
D.阶级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刑法是关于()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B.犯罪和刑罚
C.总则和分则
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它体现了空间效力原则中的()。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折衷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
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C.间接故意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B.禁止类推制度
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某甲的行为是:()
A.继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状态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其女儿刺死。他携带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甲某的行为:()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预备)
C.故意杀人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刑法的溯及力
C.刑法的时间效力
D.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2005年4月3日,女青年黎某受男朋友之托,准备将男朋友在广州购买的假人民币5万余元运回家乡贩卖。黎某购买了当日从广州开往南昌的火车票,上车后,黎某听到列车广播里打击假币的宣传,心里害怕,就到列车厕所中烧毁所带的假币,正在烧毁时被列车乘警发现将其抓获。经清点,黎某包中还有没有烧毁的假币2万余元,另在厕所中还有一堆纸灰。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B.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
C.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
D.黎某构成运输假币罪,但黎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应当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2)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必然因果关系
D.客现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3)薛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刑7年,刑满释放后仅一年又犯交通肇事罪,对薛某应()。
A.加重处罚
B.按累犯处理
C.加重或从重处罚
D.不按累犯处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4)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 )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 )管辖权。
A.有,有,有,有
B.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有,没有,有,没有
D.没有,有,没有,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5)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
B.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
C.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
D.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 )
A.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
B.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
C.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
D.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7)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正当业务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8)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9)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后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对乙某谋杀案我国刑法管辖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0)甲某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了6年时主动交待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对甲某应当判处:()
A.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B.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C.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D.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1)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
D.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2)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犯罪分子还有漏罪未判,应当对漏罪进行定罪量刑然后按()。
A.先减后并方法并罚
B.先并后减的方法并罚
C.相加方法井罚
D.吸收方法并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3)甲犯某项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对该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4)对于防卫过当()。
A.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5)甲欲杀害乙。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未料途中腹部巨痛,不得已而折返。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A.吸收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牵连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6)对于教唆犯,应当()。
A.按照主犯处罚
B.按照首要分子处罚
C.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
D.与被教唆者(实行犯)同样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7)对于未遂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8)犯罪的()是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基本依据。
A.同类客体
B.一般客体
C.简单客体
D.主要客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A.行为人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
B.行为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C.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D.行为人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0)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危害结果
B.危害行为
C.物质性危害结果
D.刑法因果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1)关于不作为及不作为犯罪的正确表述是()。
A.不作为表现为身体静止
B.不作为犯罪是过失犯罪
C.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
D.不作为犯的社会危害性比作为犯要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2)对于一般主犯()。
A.应当按照其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B.应当按照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C.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D.应当按照其实行的全部犯罪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3)下列刑法解释中()属于无权解释。
A.文理解释
B.扩张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4)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危害行为属于()形态。
A.犯罪未遂
B.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C.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5)犯罪客体是()。
A.犯罪行为侵犯的人
B.犯罪行为侵犯的物
C.犯罪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D.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6)甲持刀闯入与自己断绝恋爱关系的某女乙家,意图要将乙杀害,在乙的一再哀求下,甲于心不忍,将刀扔下,离乙而去。甲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预备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7)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A.按照过失犯罪处理
B.按照意外事件处理
C.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处理
D.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8)某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吃饭时,突然其三岁幼子抢要母亲的饭吃。甲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甲对其子的死亡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9)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棍打伤了李四。王五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0)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1)左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年,剥夺政治权利年。左某自年月日被羁押,判决自年月日生效。如左某未获减刑,其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在()内被剥夺。
A.2003年1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B.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C.2002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D.1999年7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2)某甲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年,其故意伤害他人,被判刑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具体而言,对某甲应适用的刑法幅度或刑种是()。
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3)王某带邻居家岁的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致其在河里溺水死亡。王某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职务、职责所规定的义务
C.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D.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4)赵某于年月日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年有期徒刑,年月日,赵某又犯乙罪。甲罪的追诉期限的结束时间为()。
A.2015年6月2日
B.2010年6月2日
C.2013年4月1日
D.2008年4月1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5)我国刑法第条规定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
B.形式概念
C.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D.法律特征概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6)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空间适用效力问题上采取了()。
A.保护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7)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A.报应
B.惩罚
C.威慑
D.预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8)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
A.李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
B.王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C.刘某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D.谢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9)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
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0)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基本方面是()。
A.犯罪是否进入实行阶段
B.犯罪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C.犯罪停止是否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犯罪是否停止在实行行为完毕之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1)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D.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2)强奸罪属于()。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3)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年以上10年以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4)下列哪些情节属于法定可以免除处罚情节()。
A.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B.自首犯
C.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D.预备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5)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判处刑罚。
A.法定刑幅度内
B.法定刑之下
C.法定刑以内
D.法定刑以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6)赵某潜入仓库欲盗窃贵重军用物资,但找寻许久后,发现这些物资已被人运走,便失望而归。赵某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预备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7)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
B.犯罪结果的个数
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
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8)犯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确有悔改表现
B.有立功表现
C.有重大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9)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为()。
A.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B.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
C.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和多果多因
D.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0)犯罪动机的作用主要在于()。
A.影响定罪
B.影响量刑
C.影响定罪与量刑
D.决定犯罪的目标和侵害程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1)无认识(预见)的罪过形式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2)犯罪概念是()。
A.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B.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C.划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具体标准
D.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3)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C.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均非必备条件
D.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4)盲人犯罪()。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5)王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年,先行羁押了个月,执行刑罚年时,因重大立功表现被减刑为年有期徒刑,王某还需要执行()。
A.2年
B.2年半
C.6个月
D.1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6)根据我国刑法,在()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A.行为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认为是犯罪
B.行为时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C.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旧刑法处罚较重
D.旧刑法认为构成两罪,而新刑法认为构成一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7)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D.人身危险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8)某甲实施犯罪在年月日之前,但至新刑法典施行后才被审判,根据新旧刑法的规定,处刑相同。对甲应适用()审判。
A.新刑法
B.旧刑法
C.新刑法和旧刑法
D.新刑法或旧刑法都可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9)对于避险过当()。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0)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1)犯罪中止发生的时空范围是()。
A.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的实行阶段
C.犯罪的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
D.犯罪预谋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2)对于预备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3)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行为没有实现行为人的主观目的
B.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
C.犯罪行为没有实行完毕
D.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要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4)不满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
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14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A.必须有自首情节
B.必须是针对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罪犯必须有悔罪的表现
D.对罪犯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甲某经常受乙某的欺负,心怀怨恨。某日甲某开车,乙某令其停车,甲某故意开车将其撞倒。甲某以为乙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乙某搬到车上,在路过一大桥时将乙某的尸体抛到河中。经法医鉴定,乙某是因为溺水而死。()
A.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管辖权原则有()。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A.甲正在入户抢劫乙时,忽闻警车鸣笛而来,以为被害人曾打电话报警,招来了警车,连东西都没来得及拿就慌忙离去。其实,警车只是路过而已。
B.甲正在入户抢劫乙,忽闻警车鸣笛呼啸而过。警车远去后甲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感到害怕。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去。
C.甲把乙打昏后丢入很深的河水之中离去,以为乙必死无疑。适逢过路的人将乙救起。
D.甲正在撬保险柜时,忽然同伙打来电话,告知该保险柜中没有值钱的东西。甲便放弃撬该保险柜离去。其实,保险柜中有50万元现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共同犯罪:()
A.甲乙共谋要一起杀死丙,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将丙杀死。
B.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指使其丈夫强奸乙某。甲某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甲某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向乙某收买。
D.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B.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C.分则条文也有规定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的
D.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属于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的有()。
A.物质性的特定的危害结果
B.危害行为
C.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D.特定的方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A.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B.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某乙在黑暗中误入某甲院内,某甲的猛犬向某乙进行攻击。某甲明知猛犬正在咬人,却不予制止。后来,某乙被咬伤要害死亡。某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李某与孙某有仇恨,某日李某见孙某手持匕首朝自已走来,于是随手抬起一根木棒猛击孙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来才发现孙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李某的行为属于()。
A.防卫过当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假想防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甲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心想弟弟正好缺辆自行车,就趁人不注意时,将该车骑回家,送给弟弟使用。该自行车价值300元。甲某的行为:()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A.继续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犯罪构成的要件有()。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B.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C.黄某向检察机关投寄诬告信,捏造马某贪污国家财产5万元的事实,后惧怕承担法律责任,遂在检察机关立案追究前撤回控告
D.刘某夜间潜入某妇女房内企图实施强奸,他摸索着往该妇女床前走时不慎踢响地上脸盆。该妇女惊醒后大呼有贼,刘某害怕,迅速逃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的有()。
A.来自精神病人的侵袭
B.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C.来自自然力的伤害
D.损害另一合法权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A.甲某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B.甲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某甲因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于1995年5月3日被依法逮捕,1995年7月29日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1995年8月交付执行。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甲经过一次或者数次减刑,至少需要服刑至1997年7月28日
B.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某甲至少应当在1997年5月2日以后才可能获准假释
C.如果某甲获得假释,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
D.如果某甲在实际执行的刑期不满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时获得假释,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假释:()
A.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B.过失犯罪的
C.故意犯罪的
D.被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故意犯罪没有判决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单位的局长将奥鹏期末考核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单位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局长的秘书当做局长杀死,吴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杀人数罪并罚
B.故意杀人未遂
C.故意杀人既遂
D.对象认识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A.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2月5日又犯抢劫罪,1997年11月被抓获归案
B.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12月7日又犯抢劫罪
C.甲某因盗窃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被假释,1995年1月25日假释考验期满,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D.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A.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受贿罪
C.遗弃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结合犯具有以下特征()。
A.所结合的数罪,必须是刑法上明文规定的独立犯罪行为
B.数个罪名不是相同的故意犯罪
C.数个罪名由另一个法律条文加以规定成为新罪
D.数个罪名在新罪名中失去原有的独立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下列哪几种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
A.假释期内又犯新罪的
B.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的
C.擅自迁往外地居住的
D.发现还有其他罪行没判决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A.道德义务
B.法律规定的义务
C.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D.自己的先前行为带来的义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重大立功表现:()
A.检举、揭发某贩卖毒品犯罪分子贩卖海洛因400克的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B.张三与李四犯故意杀人罪后,张三自动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李四。经查李四是该案的主犯
C.张三在同室关押的罪犯逃跑时,及时向看守所告发,制止其脱逃的
D.张三检举李四盗窃财物数的巨大的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我国《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的计算方法是()。
A.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B.从犯罪既逐之日起计算
C.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D.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分子自首成立条件的是()。
A.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B.自动投案
C.有真诚悔罪表现
D.认罪态度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构成犯罪预备的预备犯具有以下特征()。
A.必须具有犯罪预备行为
B.必须是刚着手实施犯罪
C.必须具有犯罪预备的目的
D.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作为的形式可以包括()。
A.利用自己身体实施
B.利用自然力实施
C.利用动物实施
D.利用精神病人实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断题:
(1)对累犯不能适用假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但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均为结果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犯罪集团,既可以是事先通谋的,也可以是事先无通谋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甲得知乙、丙二人要去打丁,就找了两根棍棒交给乙、丙,并嘱咐乙、丙,只把丁的腿打断,不要把丁打死。但乙丙因用力过重,丁两天后死亡。甲只应负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不应负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甲教唆乙去丙家盗窃,乙到丙家后,发现只有丙女一人在家,便强奸了丙女,而没有盗窃。甲构成盗窃罪未遂,乙构成强奸罪既遂。二人不成立共犯关系。(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陈某由于对领导不满,告诉朋友小郑要烧掉单位大楼,让小郑帮着搞点汽油。在小郑送来汽油后,陈某又后悔了,把汽油卖给了一司机。陈某成立犯罪中止,小郑则成立犯罪未遂。(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根据刑法规定,危害行为一般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要件,离不开犯罪客观要件做为其客观依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我国立法一律采取双罚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甲教唆乙去抢夺丙的提包,乙在接近丙时一拳将丙打倒,然后才抢走了丙的提包。对甲应按抢夺罪既遂论处,对乙应按抢劫罪既遂论处。(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杨某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某客户网上银行的10万元资金转移到自己账户上,后来怕出事又将资金转回。由于杨某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杨某成立犯罪中止。(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宋某基于杀人故意朝仇人肚子捅了一刀,见被害人非常痛苦,宋某又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经查明,宋某的一刀刚好割断被害人发炎的阑尾,即使不被宋某及时送往医院也不会死亡。由于宋某的救助行为与被害人不会死亡的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宋某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未遂。(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某日晚上,某甲到某工厂行窃,正要把东西拿走时,突然发现有人来,他便放下东西悄悄离去。某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