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西方心理学流派》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17419–福建师范大学《西方心理学流派》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论述题: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荣格的人格理论的异同,其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两个学者的人格理论都强调潜意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潜意识的力比多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原动力。
2.不同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阶段划分与荣格不同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① 口唇期(0~1岁); ② 肛门期(1~3岁);③性器期(3~5岁)
④潜伏期(5~12岁);⑤生殖器(12~20岁)
(2)荣格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由三个层次组成:①意识;②个体潜意识;③集体潜意识;主要是由原型、人格面具、阿妮玛、阴影、自性(潜意识的自我)构成
3.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指导价值:
潜意识理论的启示。重视个体潜意识中的作用,重视个体早期由其是婴幼儿、童年期的经历。个体早期的创伤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重视家庭教育,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让个体获得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的动力理论,其独特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助于帮助个体缓解或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成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根据其人格发展阶段说理论,加强对个体每一个阶段心理发展主要任务的教育与培养。
(2)与行为主义相比,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何特点?试比较它们异同,阐述这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与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方法:1.观察法;2条件反射法;3.口头报告法;4.测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1.内省法;2.客观观察法;3.现象学方法.
2、两个学派在具体方面的区别
(1)行为主义与格式塔心理学比较
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行为,包括:人和动物的行为、整体行为,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等研究方法:①观察法 ②条件反射法 ③言语报告法 ④测验法 ⑤社会实验法
而格式塔心理学既主张研究人的整体行为,又主张研究人对现象的经验,即直接经验。格式塔的研究对象:①直接经验 ②行为(真正的行为、外显行为、现象行为)
(2)研究方法上:
行为主义主要利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实验法等,具有自然科学属性;
而格式塔心理学常用整体观察法、实验现象学的方法,①整体的观察法 ②实验现象学的方法。可概括为,提倡现象学的描述而反对心理关系的分析,提倡整体中形式的实现,而反对联想的集合,提倡对现象意义的理解,反对对感觉内容的分析和内省。
两者方法论的比较:行为主义主张以客观的实验和观察方法来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强调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
格式塔卓有成效的实验现象学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基础,强调整体的研究方法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定促进作用,及对认知心理学做出了一定贡献。
(3)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异同:
①异:
a研究的对象行为主义只是研究行为;而格式塔还研究直接经验。
b研究方法:行为主义放弃内省法而采用客观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学不反对内省。
②同:
a研究对象都包括外显行为
b研究方法都用到了实验法和观察法
(4)行为主义与格式塔心理学共同价值和作用。
①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②格式塔心理学:
a反击了元素主义心理学;
b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对认知心理学的积极贡献;
d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③行为主义:
a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b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c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④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研究对象的范围
(3)阐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并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做出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心理动力学理论;
(2)生活风格理论;
(3)个体发展理论。
第二要点、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做出评价。
简答题:
(1)与精神分析学派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在方法论上,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由联想;②梦的解析法;③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④游戏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顺应问题并为问题服务要根据问题选择方法;②现象学方法。
(3)理论来源上,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实践,有以偏概全的错误;人本主义的理论研究来源于正常人的意识现象,更有说服力和普遍性。
(4)局限性,没有摆脱传统哲学的色彩,二者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建构结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对指导教学改革有何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①皮亚杰认为,心理完全像身体一样,具有结构。
②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产生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③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机能是同化。
④结构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消失,它不排斥认识的主体
意义:
①人们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引申出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相适应的观点。
②明白了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教师在指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应该学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试比较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在人性观的区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①人格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构成的稳定不变的动力形态
②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结构中都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性本能和破坏性冲动并强烈要求得到满足和实现。
(2)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①积极肯定人的本性,任性不仅是乐观的、积极的而且是富有建设性。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人的恶行的主要因素。
②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③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和经验。
(4)试比较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都有消退的现象。
(2)不同点:
①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物是在行为发生之前就呈现的,即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刺激物是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的,即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②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天生就有的,具有被动性的特点,而操作性条件发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且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③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具有被动性;操作性条件发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随意的,具有主动性。
(5)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的人格理论异同并简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理论中消极的一面。荣格更赞同人是由能动性的是能积极的去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他也是心理学中不可多得的大家。
联系:
荣格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说法,弗洛伊德人格的特点中他说潜意识是他的人格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特点,荣格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他的人格理论的核心即集体无意识。
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和以荣格为始的“分析心理学”对梦境的解释都各有千秋。虽然两人后期各走各路,我们用不着刻意去“抑”或“扬”,两人的著作是留给后来研究梦境人员的宝藏这点是毋容置疑的。
(6)简述班图拉的自我效能原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要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体验到成功时,他就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奥鹏期末考核行正确归因,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民主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对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名词解释:
(1)集体潜意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图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无意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高峰体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情结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观察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同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现象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