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文艺美学》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100753–福建师范大学《文艺美学》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论述题:
(1)请论述本雅明所说的“光韵的消失”给艺术作品带来了什么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艺术作品从原先的膜拜功能到展示功能转变,原先因为光晕的环绕,其神秘性和神圣性是供人向往乃至崇拜的,现今由于有了一到多的改变,作为复制品的艺术作品变得举手可得,这样一种可接近性和可获得性使得艺术作品主要剩下的是展示功能。
(3)与“光韵的消失”和从膜拜转向展示相关,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特点使得原作固化的一时一地性得到了松动,使得原作实现了从不可更改不可移易到加工甚至改造的转变。因此,艺术不论在制作还是欣赏上都变得轻而易举了。

(2)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文艺美学史上两位重要的美学家,一位是悲观主义者,一位是乐观主义者,请谈谈你对他们各自美学观念的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柏拉图,他从建设理想的城邦入手,抨击荷马等诗人对“美是理念”的偏离,他们的摹仿是失真的、歪曲的摹仿,这种失败的摹仿之后果是,不成功的作品将激起受众不安的、动荡的总之是没有确定性的情绪,大大有害于城邦的稳定。
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情感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有了着落,这些因观看悲剧而激起的怜悯和恐惧的情感最终又将得到净化,作为受众的人不仅不会得到坏的影响,而且可以得到升华。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最终引向了两个不同的向度——柏拉图是艺术的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因为对悲剧的维护,自然就荣膺艺术的乐观奥鹏期末考核主义者。前者在他的《理想国》中没有给诗和艺术留下地盘,诗与艺术无家可归,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和艺术干脆就是人的家园,是供人品鉴和自我提升的栖息之地。

(3)请对符号的特性与信号进行比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符号所表征的是观念的东西、想象的东西,而不像信号所代表的东西是物质的、行动的,钟声作为信号会引起下课或上课的实际行动,但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悠远意境并不预示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而只是让人静观和体味。比如“红袖”就是观念上的东西。
(3)如果说信号带有约定俗成的性质的话,那么,符号就必须在此之上更带有文化的色彩,它不仅要在形象外观上来的更加鲜明、生动、简洁、明快,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根底,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蕴和民族心理,如梅兰竹菊“四君子”之所以成为某种道德风范的符号,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比德”倾向是分不开的。
(4)苏珊朗格指出,信号只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主体、信号、客体,而符号则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即主体、符号、概念、客体。符号比信号多了一个“概念”要素,因此,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的联系比信号更富有主观色彩。
(5)艺术符号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形式的创造,当然这种思想必须与情感上和形象同在,融化在情感和形象之中。总之,符号体现的是一种想象性意识和创造性心理,它仍然必须得到情感和理智的充实。

简答题:
(1)请简述鲍姆加登关于美学的问题及其启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悲剧有哪些基本的美学特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从悲剧人物的人格和情操看,它表现一种至性至情的坚定、顽强和伟大,体现出一种忍受苦难、抗争困厄、征服邪恶的至此不渝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质,因此引起人们的壮烈感和崇高感。
(3)悲剧还有个鲜明的特征是它体现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一般来说,悲剧直接表现真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表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对社会历史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因此悲天悯人的深沉情感和人类前景的哲学思索便常常交融在悲剧之中,体现为一种明亮而敏锐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包含着毫不隐晦的觉醒意识、抗争意识和超越意识。

(3)在最初提出文艺美学时,强调回归审美本位,疏离政治标准,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这里的“他律”“自律”,指的是,文艺不能按文艺外部的标准例如用阶级斗争的原则进行看待,否则,文艺就是“他律”的,而应按照文艺自身的审美规律进行创作和评判,是为“自律”性。
(3)因此,文艺美学的提出最初是为了疏离政治第一的标准,向审美本位回归。

(4)如何理解审美经验就是自由的愉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而这样一种自由之获得,显然和审美经验的过程有关。它开始于审美中断,伸展于审美注意。中断的是日常经验和其他非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真正成为审美的人,而在审美注意的环节,审美主体专注于与对象的融合,审美感觉与其对象自由对待,相互确证,至此,审美态度得以建立起来。
(3)源于这样一种中断(否定)和注意(集中),审美经验就充分体现出了瞬间性与永恒性、个体性与普遍性等关系中的张力。

(5)审美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科学或日常的想象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实际功能的想象。而审美中的想象主要是想象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事物的形状,充满了审美主体的情感。
(2)审美中的想象是与事物的形象分不开的,它是一种自由的想象。审美想象具有非功利性,而科学想象则具有功利性,他想象的是事物的功能。
(3)作为想象,两者共同的特点是超越时空的限制,感觉、知觉都只能感知眼前的“此时此地”的东西,而想象却能使那些失去的东西不在眼前的东西“如在眼前”。
总之,审美想象最主要的特点有三个:①审美想象是包含着情感的想象;②审美想象是借用形象的想象;③审美想象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十分自由的。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20世纪否弃“美的本质”后,美学有何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比如,有着强烈的心理学品格的以移情说、直觉论、内模仿说为中心的审美心理流派,在20世纪初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3)再比如,上承康德的“无利害说”,在20世纪的美学观念发展中,克莱夫贝尔等人的英国形式主义、雅各布逊等影响下的俄国形式主义、比厄斯利等人的新批评理论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理论图谱。

(8)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美学思想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毕达哥拉斯学派对美学的思考和他们对数学的思考和研究息息相关。他们的美学思想可以用“美是数的和谐”作概括。对他们而言,“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在他们看来,大至天体,小至人体,无不体现了某种美的秩序,这些秩序的获得均源于它们符合某种数的比例。

(9)列举5种以上关于艺术定义的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集体无意识说”是荣格全部理论的中心范畴,也是他原型美学的前提性假设。
(3)“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代表人物是亚里斯多德。
(4)“心灵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己于人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代表人物: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维隆、乔治科林伍德、苏珊朗格。
(5)“符号说”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符号,起源于哲学家卡西尔。
(6)“形式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形式,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他就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四因”: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和目的因。

(10)艺术的拟态表现有几个特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主体的自由性,即艺术家在拟态表现时有选态的自由、变态的自由、组态的自由,可以完全突破客体实态所受的物理属性和物理时空的限制,既可以选取不同的态虚拟为一定情感的载体,也可以根据情感的需要以各种变态形式来表现,还可以将百态千姿组为一态来强化情感。
(3)普遍性,即拟态表现突破了体态表现、声音表现、物件表现等自然表现的狭隘性和粗糙形,而是以精细的个体情感形式来表现的具有某种普通意义的情感。

名词解释:
(1)文艺美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优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艺术作品的内形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蒙太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喜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审美直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崇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亚里斯多德的悲剧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美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自然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审美态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