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17408–福建师范大学《人格心理学》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论述题:
(1)试析新旧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异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相同点:旧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人格的作用。新精神分析在作了一些不同的解释的情况下,仍保留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潜意识动机作用,压抑和抵抗,精神决定论,移情作用,以及自由联想法等。新精神分析学家在各自理论中提出的如基本焦虑,原始恐惧,逃出自由等概念,尽管名称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在起主要作用,不过表现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而已。
不同点:(1)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而新精神分析强调自我的作用。(2)人格发展:弗洛伊德讲人格划分为五个阶段,而埃里克森将其扩展到八个阶段。(3)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动力是本能所驱使,阿德勒用器官缺陷与补偿、克服自卑与优越、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社会兴趣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4)人格适应: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他提供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的分析。(5)人格的研究:古典精神分析主要采用梦的解析,新精神分析主要采用儿童精神分析、心理历史分析法和文化人类学法。
(2)多拉德-米勒强调的童年期四个关键训练是什么?这四个方面对人格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什么是构念?简述构念的形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构念的形成: 凯利认为,当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即(1)周视期:在接触事物的一开始,人们总是小心谨慎地审查该事物,尝试多种构念,提出各种例题构念或陈述构念,这些构念只是对情境的可能的解释。(2)先取期:暂时先确定一种想法,在此阶段,个体从前一阶段所衡量过的所有构念中选择一种。(3)控制期:就是实现建构的阶段,在此阶段,选择已经决定,行动也已做出。我们发现并相信我们所选择的构念是确定的,由此伸展到另一些构念。
(4)人格测量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被试的人格状态?为什么?试比较三种人格研究途径的优缺点。(AC)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三种人格研究途径及其优缺点:(1)临床研究,也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 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优点: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缺点:可能会以偏概全,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观察缺乏客观性。(2)相关研究,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优点:操作容易,节省时间;减少研究的人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可以研究一些无法操纵的变量,比如性别、年龄、家庭出身等;可以发现许多相互影响的变量。缺点:相关研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3)实验研究,严格地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从而确定出因果关系的推论。优点:对变量严格控制,客观严谨、能够操纵变量,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缺点: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实验室结果可能难以推广到现实生活中。
(5)结合理论观点谈谈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要的局限性在于: (1)弗洛伊德在探讨人格结构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无意识的非理性作用,而贬低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奥鹏期末考核(2)弗洛伊德在探讨人格动力时,过分夸大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动力作用。(3)弗洛伊德的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因而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来验证。(4)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建立忽视了对正常人,特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甚至不适当地将从精神病人和神经症患者身上得来的变态心理的规律推广到所有人身上去。
(6)什么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谈谈二者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二者的关系:根源特质制约着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且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可以视为人格的基本元素,我们的一切行为无不受它们的影响;根源特质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从表面特质中提取出来。
(7)强化的安排方式(程式)有几种?如何合理应用这些强化方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合理的应用:在早期连续强化,让个体快速学会技能;中期定比强化,逐渐减少强化次数,促进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后期变比强化,在行为反应已经熟练习得时,给予不固定的强化,以免发生遗忘与消退。
(8)简述高级需要的特点。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自我实现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极少数人能成为自我实现者原因:(1)客观原因:从外部条件来看,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要登上这一需要层次的顶峰,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来满足其较低层次的基本需要;(2)主观原因:①自我概念的缩减;②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③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地方;④成功恐惧。
(9)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并说明强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艾森克人格维度有哪些?其生物学基础分别是什么?说明理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什么是人格?简要阐述你对“人格”的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格的特点:(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2)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3)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4)稳定性与可塑性: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但是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人格的影响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值观等。(3)家庭环境因素。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人格(4)儿童早期经验。幸福的童年经验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5)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对人格有塑造作用。(6)自然物理因素。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7)自我调控因素。自我意识是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来对个体进行调控的,使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和谐统一,使人格达到统合与完善。
(12)简述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含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创造性人格特征及塑造策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什么是罗特的期望价值模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简述投射测验具有的特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为什么霍尼认为儿童对父母的基本敌意并不足以导致成年后产生精神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结合实际,奥尔波特对特质种类如何划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个人特质按其对人格的影响和意义不同,区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①首要特质是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特质,是人格中最明显、最突出的特质,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性地位,代表整个人格。②中心特质(或核心特质)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中心特质构成他的独特的人格。③次要特质是无足轻重的特质。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