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高分题集】[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必备61
奥鹏期末考核
1572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期末复习题集
单选题:
(1)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被迫把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两个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以下选项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
A.两个任务主题相同
B.两个任务内容相同
C.两个任务实现方式相同
D.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洋务派创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枪炮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1905-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自己的历史特点。以下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的是( )。
A.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
B.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C.党内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党员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D.党成立时就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1925年5月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所谓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被推翻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D.工人农民运动转入低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队伍,主要是由三种人组成的,其主体部分是( )。
A.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B.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C.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第一批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诞生于( )。
A.浙江萧山县
B.广东海丰县
C.湖南湘潭县
D.江西兴国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中存在并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规定,主要有( )。
A.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C.保存富农经济
D.按劳动力而不是按人口平分土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立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党的六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一个大大的“死”字,旁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否有子,自觉请缓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 )。
A.关键
B.决定因素
C.重要法宝
D.外部条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
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的政策是(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其原因主要是奥鹏期末考核( )。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 )。
A.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B.与国民党进行内战
C.维持国家现状
D.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特务、土匪
D.抗美援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以下不属于三大外交方针的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真正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及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以下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 )。
A.农业互助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农业初级社
D.全行业公私合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从1978年开始在( )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A.安徽、四川
B.安徽、湖南
C.四川、山东
D.四川、湖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1927年3月的南京事件,加速了( )同帝国主义势力勾结的步伐。
A.许克强
B.汪精卫
C.蒋介石
D.张作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开始了( )。
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
B.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 ),规定“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A.《训政纲领》
B.《宪政纲领》
C.《戒严令》
D.《军政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中央红军在1935年11月初到达甘泉地区,同在陕甘根据地的( )会合。
A.四方面军
B.二方面军
C.红十五军团
D.一方面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 )性质的政权。
A.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共和国
B.无产阶级共和国
C.劳动人民联合专政共和国
D.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1937年8月,南方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八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任军长。
A.陈毅
B.叶挺
C.刘少奇
D.项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2)辛亥革命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不能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B.列强的敌视和反对
C.没有自己的纲领
D.没有一个自己的政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3)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4)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 )的任务进行的。
A.社会主义农业建设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社会主义商业建设
D.工商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是在中共( )上。
A.十六届五中全会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三中全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6)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B.广州、汉口、福州、南京、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D.广州、汉口、福州、宁波、上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大讨论
B.关于毛泽东评价的大讨论
C.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大讨论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8)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政”只是骗局,从来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激化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9)1961年,毛泽东在广州主持起草了“农业六十条”,确定以( )为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队
B.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农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0)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雁门关大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1)1963年至1965年间,中共中央领导进行了( )。
A.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B.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C.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D.工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B.消灭富农
C.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D.减租减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迫使清朝割让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以下属于甲午战争爆发后救亡图存言论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C.振兴中华
D.救亡图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
A.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B.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C.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
D.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有( )。
A.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B.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C.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D.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
A.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B.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D.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解决
B.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C.农民收入普遍低下
D.农村生产力水平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
A.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商品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转变
D.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具体有( )。
A.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B.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C.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D.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使中国( )。
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D.阶级及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其主要表现是( )。
A.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
B.部分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由于受冷战的影响,战后七十年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西方的漠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被遗忘的盟友”,这是不公正的。中国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B.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是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
C.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D.中国努力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积极参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表现是( )。
A.建立庞大的军队来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
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来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
C.推行保甲制度
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
A.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
B.始终重视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
C.最先制定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九十多年前的l921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 )。
A.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C.时代发展的主题和任务
D.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其中活动之一就是办报纸,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有(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民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断题: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为了制造侵略中国有理的舆论,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联合政府。(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国民党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工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1914年至1918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1945年在延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抗战胜利后表现的主要方面。(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新中国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收回了旧政权丧失的国家权益,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论十大关系》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填空题:
(1)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会议上。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由##领导的农民战争。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粉碎列强刮瓜分中国图谋的运动是##。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悲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确定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3、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
3.冲击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具有启迪和鼓舞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怎样形成的:
1.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2.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5)怎样认识长征的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第二,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第三,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第四,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
(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