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天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二
奥鹏天津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二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开辟的标志是( )
A: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的著作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实践论》
D:《矛盾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在理论上提出并阐述了( )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的标志是 ( )
A: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释
C: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D:形成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著作中,体现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十大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党的一大上
B:党的七大上
C:党的八大上
D:党的十五大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他们有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优秀历史传统
C:中国优秀文化
D:鲜活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的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中国革命
C:中国革命与建设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团结—批评—团结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中,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的是 ( )
A: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已经转变为属于( )
A: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旧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崭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国民革命的爆发
B:土地革命的爆发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五四运动的爆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毛泽东的这句话意在说明(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成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军阀势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
A: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 )
A:封建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 )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的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作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1949年至1952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引导手工业者建立集体经济组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主体两翼”,所谓“主体”是指( )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农业化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正式提出并形成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是( )
A:互助组
B:供销社
C:初级生产合作社
D:高级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 )
A:临时互助组
B:常年互助组
C:初级生产合作社
D:高级合作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其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是( )
A:手工业生产小组
B:手工业供销小组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社会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的两面性是( )
A: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存在对抗性的一面,也存在非对抗性的一面
B:对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革命性的一面,也有动摇性和妥协性的一面
C: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的一面,也有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和国民党政府统治进行斗争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的一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重要著作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苏共二十大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和错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在此明确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D: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化相适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56年4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接着,在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他又作了进一步阐述。《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就是( )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党与非党的关系
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
A: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人民内部矛盾
B:对抗性
C:非对抗性
D: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 )
A:民主的方法
B:团结—批评—团结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指明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总方针,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 )
A: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56年秋冬,在一些农村、工厂、学校出现了“闹事”的情况。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毛泽东特别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谈到: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变成( )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认为,其中核心问题是( )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
D:新型国际关系问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党的十五大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党的十五大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是我们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也标志着邓小平奥鹏天津大学平时在线作业理论 ( )
A:轮廓的形成
B:逐步走向成熟
C:继续丰富发展
D:不断深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长期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的重要论断,紧紧围绕的问题是( )
A: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现改革开放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坚持( )
A:党的思想路线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党的基本路线
D:科学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是在(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7年十三大
C:1992年南方讲话
D: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是( )
A:强调生产关系不断改变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
B:强调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
C: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
D: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 ( )
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 )
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88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谈到科学技术发展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战略要求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
A: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素质的轨道上来
B:管理水平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轨道上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次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我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
A: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
B: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党的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七大
D:十七届三中全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 )
A: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本
B: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本
C: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为本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兴国之要
D:兴国之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C: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是在党的( )
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七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改善民生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的十九大以如椽巨笔书写了民族复兴的“朱来简史”,坐标是( )
A:新时代
B:新思想
C:强起来
D:新目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
A: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
B: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学判断
C:对生产关系的客观认识
D:对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 ( )
A: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B: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C: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的变化而变化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人民对于建设科技强国的要求同关键技术存在短板之间的矛盾
B: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是 ( )
A:金融、地方债务、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
B: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突出
C:实体经济发展不足
D: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 )
A: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面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八个明确”
D:“十四个坚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总路线
B:总纲领
C:总任务
D:总依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2012年的《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习近平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其中,形容中华民族“今天”的是( )
A:人间正道是沧桑
B:雄关漫道真如铁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思想,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凝聚为民族的共识。在理解中国梦时,要凸显它的本质内涵。下列不属于中国梦本质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自我实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天下为公
C:奉献担当
D:改革创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 )
A:奋斗拼搏精神、中华美育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乐观豁达额包容精神
D: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概念。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和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是( )
A:国家
B:民族
C:人民
D:个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是指( )
A:2000年
B:建党100年
C:新中国成立100年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 ( )
A:两个阶段来安排
B:三个阶段来安排
C:四个阶段来安排
D:五个阶段来安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100年奋斗目标是( )
A:到2000年实现高水平、全面、发展平衡的总体小康社会
B: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是从 ( )
A:2000年到2020年
B:2017年到2020年
C:2020年到2035年
D: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因应社会治理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绿色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D:科技、增长、平衡、包容、可持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B: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C: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D: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
A:首要位置
B:突出位置
C:核心位置
D:重要位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 ( )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共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泽东同志说过:“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这段话是在强调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国,要注意( )
A:创新发展问题
B:协调发展问题
C:开放发展问题
D:共享发展问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就要是( )
A:不断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B:着力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C: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D: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 )
A:供给侧
B:需求侧
C:投资侧
D:消费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就是要( )
A: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B: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C: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D:归根结底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的第一资源是( )
A:知识
B:技术
C:管理
D:人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从国家创新体系全局出发,让不同性质、不同职能的机构在创新价值链中更好地归类、定位、互补。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应该是( )
A:政府
B:企业
C:科研机构
D:高校学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复兴的( )
A:战略方针
B:战略目标
C:战略举措
D:战略布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概括提出了“四个全面”。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其中,战略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时光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的人间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 )
A:全面
B:进步
C:小康
D:和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信念。在陕北梁家河,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在河北正定,他甘冒风险也要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他探索宁德“弱鸟先飞”的脱贫路,组织推动山海协作、闽宁对口帮扶;在浙江和上海,他一如既往强调扶贫工作,部署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扶贫工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 )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脱贫攻坚
C:污染防治
D: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