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新学年天津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在线作业二
奥鹏天津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刑事诉讼法学》在线作业二
关于法院或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期限,刑事诉讼法规定为( )。
A:必须在法定的一年期限内提出
B:法律没有规定期限
C:必须在法定的二年期限内提出
D:必须在法定的15日期限内提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审查后发现有( )的情形时,不应当受理。
A:被告人的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起诉条件的
B:被告人有重大立功行为的
C:起诉书所附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等材料不充足
D:被告人不在案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告知被告委托辩护人或者指定法律援助的律师为其辩护。起诉书副本至迟在( )送达被告。
A:开庭3日以前
B:开庭5日以前
C:开庭10日以前
D:决定开庭10日以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主要适用于( )。
A:英美法系国家
B:社会主义国家
C:大陆法系国家
D: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完全的上诉权人。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上诉案件,二审的审理方式是以( )为原则,以调查讯问的审理为补充。
A:公开审理
B:开庭审理
C:核对质证的审理
D:书面审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 ( )以内交付执行。
A:7日
B:30天
C:1个半月
D:15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法院开庭审判中,合议庭评议 ( )进行。
A:必须公开
B:可以延期
C:必须秘密
D:可以公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或陪审员共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对本院审理的重大或疑难刑事案件的处理有最后决定权。(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精神病人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重伤,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依法不负刑事责任,法院可以决定强制医疗。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最高法院的裁判,( )抗诉。
A:只能依照审判监督程序
B:不能
C:只能依照二审程序
D:可以依照普通程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抗诉案件,二审法院必须( ) 。
A:公开审理
B:书面审理
C:开庭审理
D:采用调查讯问式审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院审理公诉案件,通常应在受理后( )内宣判。
A:1个半月
B:3个月
C:2个月
D:6个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用简易程序审理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法院从受理案件第二天起到审结,不能超过( )天。
A:90
B:20
C:30
D:60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案件,在法庭调查中要涉及到质证的问题,对此,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诉人向法庭出示物证
B:由法庭向当事人出示物证
C:由公诉人向当事人出示物证
D:由审判人员向被告人出示物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有关提起抗诉的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抗诉既可采用书状也可采用口头形式
B:抗诉可以采用书状形式
C:抗诉只能采用书状形式
D:抗诉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形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奥鹏天津大学平时在线作业29
地方各级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抗诉,( )提出。
A:只能以抗诉书的形式
B:只能由检察长负责
C:可以由办案人负责
D:可以用书状或口头形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上诉案件,二审的审理方式是以( )为原则,以调查讯问的审理为补充。
A:开庭审理
B:核对质证的审理
C:书面审理
D:公开审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某市中级法院对一起诈骗案作出了第一审的判决,在抗诉期限内,该市检察院如果想提起抗诉,则( )。
A:应当向上一级检察院提出建议,然后由上一级检察院向其同级法院提出
B:应当向该市中级法院提出
C:应当向其上一级法院提出
D:应当向上一级法院和该市中级法院中的一个提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其正确处理是( )。
A:有权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B:有权提审
C: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
D: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审法院对公诉案件审查后,发现案件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应当( )。
A:决定不予受理
B:裁定驳回起诉
C:裁定终止审理
D:决定退回补充侦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增加独立的民事赔偿请求,就此,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 )。
A:接受诉讼请求,并将案件移送第一审法院审理
B:将案件返回原审法院重新处理
C: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
D: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审判委员会具有审判组织的性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刑事审判活动主要围绕控诉方的举证和被告方的反驳而进行,法官(包括陪审团)处于居中公断地位的这种诉讼结构,称为( )。
A:职权主义审判模式
B:弹劾式审判模式
C:纠问式审判模式
D: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重大或疑难刑事案件的处理有最后决定权的是( )。
A:审判委员会
B:审判长
C:法院院长
D:审判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提出上诉的刑事自诉案件,第二审法院可以在二审程序中对诉讼的双方( ),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
A:建议和解
B:进行调解
C:进行劝解
D:劝告和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第二审附带民事部分审理中,原审民事原告人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民事被告人提出反诉的,第二审法院可以( )。
A:一并审理并依法判决
B:告知其另行起诉
C: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D:裁定撤销原判,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有关上诉理由的正确说法有( )。
A:必须有充分的根据认定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才能上诉
B:第一审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确有错误,是上诉必须具备的理由
C:上诉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不论理由是否充分,均应允许
D:刑事诉讼法对于提出上诉的理由没有规定任何限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法院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后,对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被告人死亡的或者被告人下落不明的自诉案件,法院应当在15日以内( )。
A:作出不立案决定
B:裁定不予受理
C: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
D:裁定驳回起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侦查职权的国家专门机关有( )。
A:人民检察院
B: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侦查部门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审判监督程序应当由( )提起,或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
A:各级人民检察院
B:各级人民法院
C:上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是不同的,表现之一是提起主体的不同。下列各项中,既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又有权提起第二审程序的有( )。
A:地。市人民检察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
C:区、县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能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具体犯罪案件包括( )。
A:积极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重大犯罪案件
B:贪污贿赂犯罪的重大案件
C: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重大犯罪案件
D:恐怖活动犯罪的重大犯罪案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以使案件中止审理的情形有( )。
A:被告人患精神病
B: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C:被告人脱逃
D:被告人死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被告付某,被第一审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第一审判决书送达给付某后,如果付某不服而想提出上诉,则下述作法中正确的有( )。
A:付某必须以上诉状的形式提起上诉
B:付某必须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C:付某不需任何理由即可提起上诉
D:付某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第二审案件的裁判中,下列( )表述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
A:第一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后,被告人的父亲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被害人对附带民事部分也提出上诉,法院第二审判决对被告人加刑
B:第一审判处被告人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被告人提出上诉,第二审法院认为第一审判决对盗窃罪量刑偏轻,而对故意伤害罪量刑偏重,故在数罪并罚执行刑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盗窃罪的刑期,减少伤害罪的刑期
C:被告人上诉的案件,第二审判决在不改变刑期的情况下,将抢夺罪改为抢劫罪
D:被告人上诉的案件,第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第一审判决认定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但量刑偏轻,遂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原审法院重审后对被告人加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公诉案件审查的内容 包括案件是否属于本法院管辖、( )侦查、审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齐全。
A: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B:是否附有证人、鉴定人名单
C: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D:是否移送证明指控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