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关注 超前自学网 公众号 获取答案
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
 A: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
 B:遥感技术的分散化
 C:实用化与商业化
 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p>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p>
 A:<p>孤立系统</p>
 B:<p>封闭系统</p>
 C:<p>开放系统</p>
 D:<p>群体系统</p>
 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1
 B:0
 C:1
 D:2
 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
 A:维持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关于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绝大对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小
 B: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体温的维持依靠代谢所获取能量
 C:绝大多数水生生物是变温生物
 D:绝大对数水生生物缺乏体温调节机制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近十年来,世界大部分国家主要采用(),便于全球进行比较。
 A:NDVI
 B:AVHRR
 C:GLIS
 D:IGBP-DIS
 一般来说,外来物种指的是()。
 A:入侵微生物
 B:入侵植物
 C:入侵动物
 D:以上都正确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的效应可能使陆地植被的净第一生产力()。
 A:增加
 B:减少
 C:产生较大波动
 D:年差异变化减小
 我国大概有()的秸秆用作燃料。
 A:10%-20%
 B:30%-40%
 C:50%-60%
 D:70%-80%
 研究我国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黑箱模式是指()。
 A: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B: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C:选择典型的生态子系统,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D:选择典型的生态子系统,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
 陆地水中,占总水量比例最大的是()。
 A:湖泊
 B:地下水
 C:冰川
 D:河流
 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可用3种方式表示,其中最小的是()。
 A:总第一性生产力
 B:净第一性生产力
 C: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D:净物质循环生产力
 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中溶解态有机碳主要来源之一的是()。
 A:岩石的风化
 B:大气二氧化碳的溶解
 C:污水排放
 D: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A:1220亿
 B:1200亿
 C:220亿
 D:20亿
 二氧化碳倍增后,湖水水温变化一般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B: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升高
 C: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不变
 D:上层湖水温度不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我国森林火灾累积受害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
 A:11%
 B:19%
 C:21%
 D:29%
 多元统计基础上的生态系统重建首先利用Olson的生态系统数据库和5个主要的气候因子,将整个欧洲划分为()个自然生态系统。
 A:8
 B:14
 C:23
 D:39
 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
 A:17-18km
 B:10-12km
 C:8-9km
 D:5-6km
 <p>从理论上来说,下列美国地区中受到物种入侵威胁最大的是()。</p>
 A:<p>密西西比河流域</p>
 B:<p>落基山脉</p>
 C:<p>夏威夷岛</p>
 D:<p>五大湖地区</p>
 城市生态系统的代谢过程不包括()。
 A:居住地境内人为活动造成的各种可更新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资源的消费率
 B:居住地境内人为活动造成的各种不可更新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资源的消费率
 C:工农业产品的生产率
 D:废弃物的回收率
 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
 A:十多年
 B:五十多年
 C:一百多年
 D:三百多年
 群落水平的分类主要依靠()。
 A:地面调查
 B:作为群落生境要素的地貌、土壤以及水热条件等
 C:低空高分辨率的航空相片
 D:航空或卫星遥感资
 Thornthwaite分类系统在果树、经济作物与农作物栽培中被普遍用来估测作物的()。
 A:营养需求量
 B:灌溉需水量
 C:生长周期
 D:预期产量
 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等每年向大气净释放CO2约()Pg C。
 A:1.8
 B:3.6
 C:5.4
 D:7.2
 全球各类气溶胶的释放量中,占比最多的是人工源中的初生气溶胶。()
 A:对
 B:错
 当氮素不足时,即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产出也不一定升高。()
 A:对
 B:错
 大气圈是所有圈层中化学循环最快的圈层。()
 A:对
 B:错
 造成数据的辐射误差的主要因素一般会考虑传感器本身或大气散射两个方面。()
 A:对
 B:错
 水温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水域的生物产量减少。()
 A:对
 B:错
 如果从人口总数角度考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经生产量值约是全球平均的1~2倍。()
 A:对
 B:错
 淡水水域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远小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
 A:对
 B:错
 分类单位校准法是将从表土沉积物中采集的古代花粉样品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主要分类单位其花粉的百分率,然后,将此百分率与实测的优势植被进行校准,建立相关的数量关系。()
 A:对
 B:错
 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还处于自大约550年前开始的新冰期,地球正在变冷。()
 A:对
 B:错
 高温导致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加强,干旱期的延长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的积累。()
 A:对
 B:错
 遥感的3S技术主要是指RS、GIS、GPRS。()
 A:对
 B:错
 随着南北极臭氧层空洞加剧,南北极的紫外线的总量已经远远高于低纬度地区。()
 A:对
 B:错
 大陆的物种数与该大陆的面积呈密切正相关。()
 A:对
 B:错
 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A:对
 B:错
 我国的年均降雨量从30年代起,开始呈下降趋势,50年代最为明显。()
 A:对
 B:错
 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A:对
 B:错
 定位观测一般是短时间的、连续的。()
 A:对
 B:错
 任何能跨越天然屏障、在浅海之间快速大量运输含有浮游生物水体的机制都有可能促进海洋生物的入侵。()
 A:对
 B:错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影响,光强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
 A:对
 B:错
 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A:对
 B:错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为获得大尺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布以及变动规律提供了传统方法无法测定的手段。()
 A:对
 B:错
 气溶胶可能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A:对
 B:错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A:对
 B:错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A:对
 B:错
 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主要是受水分的控制。()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