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德育论》在线作业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华师《德育论》在线作业-0002

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决策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
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
A:王逢贤
B:鲁洁
C:班华
D:钟启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自然性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自然性功能
D:个体发展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
A:文化功能
B:自然性功能
C:个体发展功能
D:个体享用性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哪一种规律( )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 )。
A: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B:外显的行为
C: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D:隐性课程的设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德教育的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
A:神学目的论
B:个人中心目的论
C:社会中心目的论
D:教师中心目的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
A:思想教育的范畴
B:政治教育的范畴
C:道德教育的范畴
D:法制教育的范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
A:思想教育部门
B:政治教育部门
C:道德教育部门
D:法制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A:价值观导向模式
B:情感体验模式
C:行为践履模式
D:心理辅导模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 )
A:科学主义
B:人文精神
C:狭义的人文主义
D:政治学和经济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受教育者的发展
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外国德育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 )
A: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不可能不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 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
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
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
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
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
A:超越性
B:可能性
C:预见性
D:教育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 )。
A: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自然性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 )。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A:1989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性质上应( )。
A:凸显生活性
B:实践道德生活
C:取材于现实生活
D:通过实际的生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B:注重多样性
C:注重实践性
D:注重理论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作为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德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
A:创新德育理论
B:发挥德育作用
C:为现代德育实践服务
D: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B:活动——动机理论
C:最近发展区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 )。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 )。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A:1983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