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1646》18春在线作业2-0001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下列哪项符合规定?(  )
 A: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打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3
 B:剪力墙宜双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3
 C:剪力墙应双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小于3,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
 D:剪力墙应双向布置,宜拉通对直,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应小于2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下列哪种考虑是正确的? (  )
 A: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应计算扭转的影响
 B: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对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C: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D:平面不对称的结构不必计算扭转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
 A:6度或7度的地震
 B: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6度以下的地震
 限制房屋高宽比的目的是(  )。
 A:避免房屋产生剪切破坏
 B:避免房屋产生弯曲破坏
 C:防止房屋产生不均匀沉降
 D:控制侧移的大小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A:弯压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弯曲型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考虑抗震设防的框架应设计成“强柱弱梁”框架,所谓“强柱弱梁”是指(  )。
 A:柱的截面积 Ac比梁的截面积 Ab大
 B:柱的配筋面积比梁的配筋面积大
 C:柱的线刚度大于梁的线刚度
 D:控制梁、柱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
 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C: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D: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E: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调幅,同时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也应调幅,然后再进行组合
 下列叙述(  )正确。
 A: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取1.20
 B:在进行位移计算时,全部作用分项系数取1.0
 C:在进行位移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系数取1.20
 D:在进行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系数取1.30
 已知某抗震设防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在多遇地震影响下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32,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0000KN,则该结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总的竖向压力标准值为(  )。
 A:26520KN
 B:23400KN
 C:48000KN
 D:36000KN
 E:40800KN
 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组合,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9度设防时, 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B:8度、9度设防时,宜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8度、9度设防时的大跨度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
 A:房屋高度
 B:高宽比
 C:房屋层数
 D:地基土类别
 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
 A: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当α≥10 ,且In/I≤ξ时,按(  )计算。
 A:整体小开口墙
 B:整片墙
 C:联肢墙
 D:壁式框架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纵向受压钢筋截面A’s与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的比值应符合的条件是(  )。
 A:A’s/As≤0.3
 B:A’s/As≥0.3
 C:A’s/As≤0.5
 D:A’s/As≥0.5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
 A:框架结构
 B:板柱结构
 C:剪力墙结构
 D:框支剪力墙
 当(  )为大偏压剪力墙。
 A:x≤ξbh0
 B:x >ξbh0
 C:x≤0.3 h0
 D:x > 0.3 h0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
 A:连接墙肢,把水平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B:连接墙肢,把竖向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C:连接墙肢,使其起整体作用
 D:洞口上方连梁起构造作用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
 A:0.25%
 B:0.3%
 C:0.35%
 D:0.4%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D:不一定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  )
 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对于以下五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即:1)框架;2)框架—剪力墙;3)填充墙框架;4)剪力墙;5)乙类建筑中结构。下面哪项列出的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抗震变形验算?(  )
 A:1、5
 B:1、2、4
 C:1、3、5
 D:1、3
 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
 A: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B: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
 C: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有量纲
 D: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E: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关于刚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刚接连杆构成的
 B:忽略了刚接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总连杆有一定的计算长度,且总连杆为一个等效连杆
 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
 B: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在求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大于1.0的风振系数的情况有(      )。
 A: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高层建筑
 B:基本自振周期小于0.25s的高层建筑
 C: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D:高度大于30m的高层建筑
 E: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B: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
 C: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
 D: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
 E: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修正反弯点法中反弯点位置移动方向说法正确的有(      )。
 A: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小的一侧偏移
 B: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大的一侧偏移
 C:若某层柱的上、下层高不同时,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层高较高的一侧偏移
 D:若某层柱的上、下层高不同时,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层高较低的一侧偏移
 E: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和上下层高对该层柱的标准反弯点位置不产生任何影响
 在水平力作用下,整体小开口墙的主要受力特点有(      )。
 A:大部分楼层墙肢不出现反弯点,墙肢局部弯矩之和尚不超过外荷载产生的悬臂弯矩的15%
 B:大部分楼层墙肢出现反弯点,墙肢局部弯矩之和尚不超过外荷载产生的悬臂弯矩的15%
 C:大部分楼层墙肢不出现反弯点,墙肢局部弯矩之和尚超过外荷载产生的悬臂弯矩的15%
 D:大部分楼层墙肢出现反弯点,墙肢局部弯矩之和尚超过外荷载产生的悬臂弯矩的15%
 E:正应力在整个截面上基本上是直线分布
 关于分层法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方法将整体框架结构划成若干独立的敞口框架进行计算,具有化整为零的思想
 B:该方法是将整体框架结构作为一个基本计算单元进行计算的
 C:该方法的所有构件采用弹性刚度
 D:该方法的所有构件采用弹塑性刚度
 E: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力矩分配法的、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近似计算方法
 关于剪力墙结构的分类中相关参数说法正确的有(      )。
 A:剪力墙的类型判别应以剪力墙的整体性能及墙肢沿高度是否出现反弯点两个主要特征来进行判别
 B:剪力墙的整体性如何,主要取决于连梁与墙肢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取决于整体参数
 C:整体参数基本上能反映出剪力墙的正应力状态,但不能反映墙肢弯矩沿墙高度方向是否出现反弯点
 D:整体参数基本上能反映出剪力墙的正应力状态,同时能反映墙肢弯矩沿墙高度方向是否出现反弯点
 E:墙肢是否出现反弯点,与墙肢惯性矩的比值、整体参数及结构的层数等诸多因素有关
 9度时的高层建筑,计算其地震时结构底部轴向力的标准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定值
 B: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变量
 C:由于高层建筑的与轴向力方向相同振动的基本自振周期较大,应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D:由于高层建筑的与轴向力方向相同振动的基本自振周期较小,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E: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可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75%
 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
 A:错误
 B:正确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GJ3 一2002 )的规定。(   )
 A:错误
 B:正确
 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抗倾覆的稳定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计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50 % ,恒荷载取90 %。 (   )
 A:错误
 B:正确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墙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
 A:错误
 B:正确
 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是相同的。 (   )
 A:错误
 B:正确
 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   )
 A:错误
 B:正确
 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   )
 A:错误
 B:正确
 为了避免墙肢过弱,要求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2 。(   )
 A:错误
 B:正确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A:错误
 B:正确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每个方向的水平荷载由该方向的剪力墙承受,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各片剪力墙不参与工作。(   )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