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中国地质大学《设计素描》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在线作业

地大《设计素描》在线作业二

奥地利画家( )的素描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他的作品受到尼采和费罗伊德心理学的启迪,菜外还受到霍罗德的影响。席勒素描中的人物形体瘦长,画面中的线条冷峻、刚毅。其素描作品非常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通过对人的表情和形体结构的变形、夸张来表现强烈的情绪,笔下描绘的人物具有神经质的情绪。
A:席勒
B:达芬奇
C:米开朗吉罗
D:拉斐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英国当代画家( )的作品有着西方经典素描的所有因素:解剖、空间、形体等,然而他的作品又明显是畸形而病态的,具有强烈的表现性。
A:弗洛伊德
B:达芬奇
C:米开朗吉罗
D:拉斐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体”是指物体的体积,这个体积包含了物体的高度、宽度与厚度,物体与物体问除了横向(既宽度),竖向(既高度)的距离差别外还有前后(既深度)的差别。
A:体
B:量
C:质
D: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物体背光部分的阴影,它是由于光线被物体遮挡后留下的阴影。
A:亮色调
B:投影
C:明暗交界线
D:暗色调(反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分作画者等高的水平线。风景写生中,无论是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一切景物的透视点都消失在视平线之上,视平线与远方的地面边线(水平线),同天空分界的地平线平行相交。
A:视平线
B:地平线
C:海平线
D:天空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画面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数比关系。
A:比例
B:统一
C:对比
D:协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统一的表现。是指形、色、质、量等各种因素的近似和相同。
A:变化
B:统一
C:对比
D:协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物体受光线侧射的面是灰面,称为灰色调。其特点是:灰色调是介于亮色调与暗色调之间的过度面。灰色调又称灰调子或中间色调。亮色调与灰色调都属于亮面的范围。
A:亮色调
B:灰色调
C:明暗交界线
D:暗色调(反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指与视点等高的一条假设的水平线。
A:视平线
B:消失线
C:视域
D:视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大多以简单的材料,直接在洞壁上描绘或刻画。最早素描距今2万年前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和1万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窟壁画。
A:原始素描
B:古希腊素描
C: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
D:我国近代素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抽象性素描具有哪些特点?( )
A:具象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是具有可识别性的,抽象素描则是完全放弃了对真实对象的描绘与再现
B:将形式、线条、调子、肌理等诸多的绘画元素上升到作品主题的高度,研究这些元素的构成、组合成为绘画的核心
C:抽象素描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物,运用各种形式要素主要是为了表现自我的心理主观感受
D:以上皆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描的整体感是指作画过程中画面的整体效果而言。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关系以及物体各部位间的( )等关系。
A:形体
B:结构
C:比例
D:色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称构图的变化样式有( )。
A:金字塔式构图
B:平衡式构图
C:放射式构图
D:对角线构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均衡式构图的样式有( )。
A:对角线构图
B:弧线构图
C:“S”形构图
D:渐变式构图、“L”形构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构图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组成的画面结构形式。构图包含着许多因素。从画面视觉因素来看,包括有( )等。
A:形体
B:线条
C:明暗
D:空间
奥鹏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在线作业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透视的变化规律包括什么?( )
A:平行透视
B:成角透视
C:倾斜透视
D:立体透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线条分为( )等,有拙、巧和受光与背光线之分,同时可以用线条画出无数的形、色变化。线条是素描训练中塑造对象的主要手段。对初学者来说,掌握线条的曲直轻重极为重要。
A:实线
B:虚线
C:粗线
D:细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在画面中有三个消失点的透视。
A:斜角透视
B:三点透视
C:单点透视
D:平行透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描写生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A:大体阶段
B:深人阶段
C:调整阶段
D:完成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立方体的透视变化规律有以下哪三种?( )。
A:平行透视
B:成角透视
C:倾斜透视
D:散点透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变化与统一是构图的原则。变化是指各种造型因素和结构、形体、比例、明暗等形式与变化,它的实质是一种关系、统一是指构图中各形体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各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构成有机的联系,统一的实质是物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变化与统一在构图中的运用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画家很重视构图研究,在中国山水画构图上很值得我们借鉴。早在东晋时代顾恺之就提出了“置阵布势”,要求“密于精思”,“临见妙裁’,不是见什么画什么,而是要求画家根据“布势”的需要有所选择,进行“妙裁”。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立方体具有物体形态的典型性,可以概括所有客观物象立体物的基本特征。在光线作用下,立方体呈现的亮面、灰面、暗面以及投影、明暗交界线及其整体体现的明暗关系是非常明确和典型的。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线作为结构素描的主要表现手段,决定了结构造型方法的表现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造型着重于物体的结构、体积和透视变化的研究和表现,对于体现形体特征的其他造型因素,不作过多的描绘,而是通过线的变化对形态进行分析和表现。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设计素描是传统素描结合的创新思维的产物。是构建在传统素描绘画基础上的新型造型基础。设计素描把探索研究世界的具象表现手法与侧重意象形态的表现手法有机结合,运用设计原理,创造性地描绘物体,从而展示艺术造型的新型概念。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是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透视常用术语:视角与视域,视点与心点,视线与视平线。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进行素描写生首先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对象的问题,这就是观察方法的问题。素描写生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忠实地描绘对象并不是指简单机械地自然模仿,而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塑造对象。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塑造对象,首先要学会科学的方法观察对象。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整体地看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调子关系,而不是从细小的局部零碎地去看,这样的观察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透视规律,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是近低远高;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则是近高远低。风景写生中,坐着所处的位置越高,视平线越高,所看到的地面上的景物越多,给人以宽阔的感觉。视平线越低,地面上看到的景物越少,近处的景物感觉非常高大。所有的景物都是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而产生变化的。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形式,也是造型艺术基础的训练形式。从表现形式来说,素描是一种单色画,也就是说用单色表现物象关系的艺术学科。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物体受光后产生的明暗变化一般归纳为“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指的是亮面(受光面)、灰面(侧光面)、暗面(背光面)。“五调子”指的是亮调、半亮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