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奥鹏远程教育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一-0004
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
A:产业结构
B:收入分配结构
C:技术结构
D:职业结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 )
A:结构性效益
B:资源利用程度
C:关联度
D: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城市
B:卫星城镇
C:乡村
D:经济开发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克拉克产业分类又称为( )
A:产业功能分类
B:四次产业分类
C:三次产业分类
D: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进口替代
B:出口替代
C:工业赶超
D: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 )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
B:商业地理学
C:农业地理学
D:工业地理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位因子”最早由( )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 )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瓦伦纽斯
B:奇泽姆
C:罗蒙诺索夫
D:葛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不发达国家只能发展( )等产业。
A:农业
B:原材料
C:制成品
D:尖端技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
A:新经济地理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区域管理学派
D:区位理论学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依据本书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
A:经济活动的内容
B:经济活动区位
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D: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表现为( )
A: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B:引导、改变消费需求
C:引发、促进制度创新
D:增加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 ( )。
A:工业贸易合作
B:资金合作
C:劳务合作
D:科学技术合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 )
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场所的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可进入性主要指( )
A:地理可进入性
B:经济可进入性
C:制度可进入性
D:社会可进入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供给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主要取决于( )
A:消费结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构
B:供给弹性
C:积累能力
D:创新能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 )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高科技劳动力
B:商业信息
C:市场份额
D:技术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ALK,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代表常数,那么A、L、K依次代表( )。
A:雇佣劳动量
B:固定资本量
C:消耗资源量
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选择区域的潜导产业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A:世界进步的大趋势
B: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
C:本区域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
D: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 )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劳动力因子主要通过哪些方面( )对经济区为产生影响。
A:劳动力特色
B:劳动力素质
C:劳动力成本
D:劳动力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市场的秩序和管理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完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世纪中叶,欧洲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情况下,铁路、公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分别适合长途运输、短途运输和中途运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普雷特的行为矩阵认为: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差异。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条件之一,区域经济增长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位条件。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除了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都属于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所持的观点主要倾向于欧美学者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成本推动的模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跳跃式扩散是指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扩散。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梯度推移学说认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梯度是指区域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经济区在组织上是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边界,是区域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组织单位。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资源配置能力中,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功能部结构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而经济社会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同阶段的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如运费、劳动力则属于前者;而地租、空气湿度等则属于后者。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横向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作物的地租曲线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调控。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企业的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