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奥鹏远程教育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0004
生物氧化塘又称(),是利用藻类和细菌两类生物间功能上的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A:稳定塘
B:独立沉淀塘
C:生物分解塘
D:化学处理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化学效应是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环境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的升高、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等。环境酸化主要是由于酸雨造成地面水体和土壤的酸度增加,与环境酸化相反的环境化学效应是环境碱化。
A:物质之间
B:生态之间
C:环境之间
D:人类与环境这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是生态学和()中的重要概念。任何从事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人员都必须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A:自然科学
B:环境科学
C:基础科学
D:理论科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29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受()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中生物本身的因素,还涉及污染物的环境因素。
A:多种因素
B:单种因素
C:复合因素
D:综合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A:外源化合物
B:化合物
C:外源物
D:生化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温室效应是大气中的()等气体物质的大量聚集,可以吸收近地表的太阳长波辐射,并将其反射回地表,从而使地表增温的现象。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氯气
D:二氧化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物种适宜性是()技术成败的关键,为此需要进行物种的遴选,并实现物种间的合理配置。
A:生物修复
B:生态修复
C:环境修复
D:种群修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破坏从农耕文明开始起就出现,直到今天愈演愈烈,成为引起()的重要因素,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A:全球环境变化
B:生态环境变化
C:生活环境变化
D:生活质量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溶解氧指溶解于水中的()态氧。
A:分子
B:液体
C:固体混合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暴露评价是对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进入环境到被(),以及对生态受体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的评价。
A:生物吸收
B:生物转化
C:生物分解
D:生物利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群落监测法是通过研究在污染环境下,生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来监测环境污染状况。环境污染的最终结果之一是()。
A:敏感生物消亡
B:抗性生物旺盛生长
C:群落结构单一
D:生态环境变化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如()和冷却过程、成品整理过程等使用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场所都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
A:原料生产
B:加工过程
C:燃烧过程
D:加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环芳烃污染(),并通过呼吸、饮食和接触等进人人体
A:大气
B:水体
C:土壤和食品
D:摄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风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忙。一般概念认为,风险是相对安全而言的,与一些有害情况及对()的威胁相联系。由于系统的破坏、失误、考虑不周而导致不利事件的发生,风险就是这类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度量。
A:人群
B:环境
C:财产
D: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可经()和其他一些途径进入体内。
A:血液
B:呼吸道
C:消化道
D:皮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对污染物排出是()后导致污染物在体内含量降低的过程。
A:机体分泌污染物
B:分解代谢污染物
C:机体合成染物
D:外来污染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中氧平衡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常用一些反映水体氧平衡的指标来描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有:()与总需氧量。
A:溶解氧
B:生化耗氧量
C:化学耗氧量
D:总有机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和海洋生物修复等。
A:土壤污染生物修复
B:水污染生物修复
C:大气污染生物修复
D:沉积物生物修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外源性污染物进人动物体后,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损伤和病变,甚至死亡。动物与植物一样,能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作出一系列应答,以减少毒物对自身的伤害,从而获得对污染环境的抗性。动物的抗性机理也可以划分为()等几种途径。
A:拒绝吸收
B:结合钝化
C:分解转化
D:排出体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动物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过()排出,还有一个途径是通过皮肤随汗液排出。挥发性污染物及其代谢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随呼出气体排出。
A:肾脏随尿排出
B:其次是经过肝脏胆通过消化道随粪便
C:通过出汗排出
D:新陈代谢排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一般是通过呼吸道、鳃、消化道、皮肤等途径。
A:呼吸道
B:鳃
C:消化道
D:皮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风险评价的四个组成部分为:()。
A:暴露评价
B:受体分析
C:危害评价
D:风险表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测试的方式很多,根据生物测试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测试方式。
A:短期测试方式
B:中期测试方式
C:长期
D:定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N-亚硝基化合物是()的总称,俗称亚硝胺
A:亚硝胺
B:亚硝酰胺
C:亚硝酸盐
D:硝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A:活动空间
B:人类生活
C:生产
D:人类生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监测是指对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通过不断监视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多种形式的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
A:空气
B:动植2物变化
C:外部大气圈
D:地下水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转化作用:()。
A:对农药的分解转化作用
B:对氰和腈的分解
C:对合成洗涤剂的分解转化
D:对化肥分解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净化生物的筛选具体的方法有:()
A:实地调查污染环境
B:人工染毒对比试验
C:调查对比法
D:化验测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A:扩散
B:迁移
C:转化
D:消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
A:空间
B:环境
C:结构
D: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自然条件下,环境是由很多环境因子组合起来的复合体,这些因子之间(),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程度不同地发生变化;在人类的影响和干扰下,某一个环境因子受损,也将导致其他环境因子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子的人为改变都将可能引起其他环境因子的改变,而在任何一个受损环境中,多个甚至是所有环境因子程度不同都发生了变化。
A:相互作用
B:互相促进
C:相互制约
D:互补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与植物、动物一样,微生物对污染环境也具有抗性,甚至更强。由于()和生态上与植物、动物很不相同,所以它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机理在有些方面有别于前两生物。一般来说,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也可分为避性、分解转化等途径。
A:温度抗性
B:微生物在形态
C:生理生化
D:活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避性主要作用是:()。
A:气孔的阻碍作用
B:外表皮的阻碍作用
C:根系吸收性
D:腊质层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①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减少、浓度降低;②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
A:固定性
B:降低重金屑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C:生物可利用性
D:分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温室气体主要有()和臭氧等,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氧化亚氮
D:氯氟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形态结构监测:在此类监测方法中,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的就是利用生物对空间进行监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也不是最关键。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进入动物体后,在体内经过水解、氧化、还原或加成等一系列代谢过程,改变其原有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也相对减弱,加速了从体内的排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重金属作为一类特殊的污染物,具有显著的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要进入生物体内,首先要同生物体表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受损环境中,环境因子的变化是互动的,影响是综合的,但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它们的作用程度是差异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除了分解、转化污染物外,还能够将进人体内的污染物排出体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可分为细胞表面吸附和胞内运输两个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温室效应的形成,是空气中大量的温室气体积累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类像地球上的其他任何生物一样,都需要从自然界中以植物和动物为对象获取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原料,同时将自己的代谢产物以及不能被利用和利用不完全的物质放到自然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对生物后代的远期影响主要包括:污染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和环境激素及其毒害效应.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之为污染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强化物质或有特异功能的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某些动物)削减、净化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氧化塘与自然界的富营养水体基本类似,其中所出现的生物种类多样性相当高,有细菌,也有大型生物。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由于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比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快,加上很多物质都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因此当湿度大时,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往往也增加,积累的量也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