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大《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0003

劳动把人与自然区别开来,这是因为( )
A:劳动过程具有特定的社会形式
B:劳动过程具有的一般性质
C:劳动过程中劳动主体受自然的制约
D:劳动过程中劳动客体受自然的制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____。
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____。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过分强调意识的主观性
D: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客观真理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状况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人们正确认识所含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内外因辩证关系
C: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
B:它们力量是否强大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对它们是否认可
答案问询微信:424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32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仅仅是、也只能是( )
A:摆脱必然性的束缚
B: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想怎样就能怎样
D:就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存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意识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社会关系
B:社会意识
C:生产劳动
D:地理环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反映和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
A: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于____。
A: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个性可以脱离共性而存在
D: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和党的领导,新事物能够茁壮成长,它的发展是( )
A:一帆风顺的
B:不受规律制约的
C:受到社会全体成员支持的
D:仍然要同旧事物斗争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偶然性是指( )
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
B:客观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C:在事物发展中不受约束的力量
D:客观事物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众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它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
A:它的不变性
B:它的永恒性
C:它的终极性
D:它的客观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____。
A: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体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绝对性
D:规律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表现为( )
A:内因决定外因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内因是客观的,外因是主观的
D:内因是内容,外因是形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本质上说,意识是( )
A:绝对精神的表现
B:人脑的主观创造
C: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 )
A:选择的自主性
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哲学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经济基础是( )
A:一个社会中各种生产力的总和
B:一个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个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D: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产力概念反映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
D: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 )
A:人的社会地位和威信
B:人的社会职务和权力
C: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D:人对社会提出的需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 )
A:政治活动
B:科学活动
C:生产活动
D:艺术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而得到实现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定事物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根据是____。
A:在时间上是否前后相继
B:在空间上是否并存
C:是否同生同灭
D: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时间和空间是( )
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科学文化的发展
C:宗教信仰的变化
D:意识形态的更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____。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
A:可能的就不是现实的,现实的就不是可能的
B:可能性与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可能性存在于现实之中,现实之中包含着可能性
D:可能性是一定要实现的东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新事物总是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新事物()。
A: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D: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A:运动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比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A:国家按地区划分居民,而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B:国家统一,氏族不统一
C:国家的武装力量是“特殊的武装队伍”,氏族组织的武装力量是“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D:国家是氏族的最终发展形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矛盾的同一性是____。
A:不同矛盾的共性
B: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D: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_。
A:精神的
B:物质的
C:实践的
D:自然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A:坚持一般理论和具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使理论为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斗争哲学”的错误在于( )
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B:片面地夸大矛盾的斗争性
C: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D:否认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克思主义认为,广义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两项内容,它们是( )
A:所有制结构
B:劳动产品结构
C:生产力结构
D:生产关系结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