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大《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0003

( )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A:现实型文学
B:理想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想象型文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在叙述故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又有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
A:事件
B:情节
C:人物
D:场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A:现实型文学
B:理想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想象型文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对理性的“自我”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
A:达尔文
B:马克思
C:弗洛伊德
D:恩格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A:心理学批评
B:语言学批评
C:文化批评
D:审美批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读者由于作品意蕴的感染,而继共鸣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延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就是把过去的经验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或意念)在某种新刺激下唤醒,再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A:灵感
B:直觉
C:想象
D:联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A:现实型文学
B:理想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想象型文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
A:心理学批评
B:语言学批评
C:文化批评
D:审美批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意大利语的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这两个例子体现了( )。
A: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B: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C: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D: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A:伦理道德批评
B:社会历史批评
C:审美批评
D:心理学批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艺术构思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在思考中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其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A:想象
B:联想
C:直觉
D:灵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巴赫金称( )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
A:列夫托尔斯泰
B:陀思妥耶夫斯基
C:普希金
D:屠格涅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A:诗
B:小说
C:剧本
D:散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A:意识
B:无意识
C:灵感
D:直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艺术真实的特征有( )。
A:内蕴性
B:主观性
C:假定性
D:诗艺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包括( )。
A: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B:典型环境逼迫人物行动,制约人物性格发展
C:典型人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B: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C: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D: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这个故事的叙述话语之中,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优秀的叙事文学是用话语重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文学心理学角度讲,回忆的发生是外在刺激或内在需要与创作中心意念挂钩时的神经传导活动。常见的回忆方式有( )。
A:直接回收法
B:挨次扫描法
C:按层次推论
D:深沉思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 )这些要素或环节构成。
A:世界
B:作者
C:作品
D:读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移情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以下体现移情的有( )。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色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 ),以及艺术交往论,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A:文学活动论
B:文学反映论
C:艺术生产论
D: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和表现审美感受方面的不同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 )这几种类型。
A:现实型文学
B:理想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想象型文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包括( )。
A: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
B: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
C: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
D: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应具有( )
A:单一性
B:主导性
C:层次性
D:多样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可描述如下( )。
A:由作家的内在需要所鼓动
B: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
C:与某种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带来的极强的行动力量
D: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 )。
A:是一种情感性评价
B: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具有超功利性
C: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D: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是指( )。
A: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
B: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
C: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D: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的选择受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直觉与灵感的区别有( )。
A:灵感不是“不要”而是“省略了”推理过程,需要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强的推理能力
B:灵感是艰苦思索的结果,直觉却是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C: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D: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一种推测性的洞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因而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包括( ),以及宗教价值、哲学价值等方面。
A:民俗学价值
B:社会学价值
C:历史学价值
D:政治学价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作家、艺术家应该体验人民的生活,了解人民的愿望,认清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作用,才能更好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从事为人民服务的文学创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符号式意象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其显著特征就在于有故事情节。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观念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时还表现在:即使在狭义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因为着眼于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角度,才有了不同的解释。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艺术概括的定义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个别特殊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到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美学观点的内涵: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符号,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形但还可能再发生变化的意象(或意念)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伦理道德批评强调的重点始终放在艺术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因而对艺术的灵性和创造活力往往有所忽略。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叙述者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形象,故事总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的价值属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文学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征之所在。因此,文学接受首先表现为审美活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由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构成。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停顿 、节奏、音调、押韵。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雅与俗有严格的界限,俗文化中都包含着消极的糟粕,而雅文化中都是积极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亚理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这种观点在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精神生产的一般特征。但文学创造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而有别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渗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理论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因此,抒情性作品中不能有叙事因素,叙事性作品中也不能有抒情成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