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大《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0008

根据( )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
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
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
D:教育制度是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A:教师的自我概念
B:学生的自我概念
C: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
A:社会失调
B:行为失调
C:文化失调
D:政治失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
A:文化失调
B:情绪失调
C:行为失调
D:认知失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科层制理论的代表人物
A:贝塔朗菲
B:卢斯山
C:韦伯
D:泰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按控制的层次分
B:按控制的手段分
C: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按控制方式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的规范系统。
A:制度
B:文化
C:教育
D:认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另一是挫折-侵犯说。
A:心理缺陷说
B:心理状态说
C:心理感应说
D:心理意识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班级形成之初,( )往往是形成群体的主因
A:任务
B:座位
C:熟悉程度
D:性别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 )论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说明了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基本定位与规范
A:《学记》
B:《论语》
C:《师说》
D:《弟子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社会学的萌芽时期代表人物()
A:涂尔干
B:斯宾塞
C:杜威
D:华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生获得生活经验的受教育源多种多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
A:大众传媒
B:同伴
C:家庭生活
D:教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要建立起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需要( )意识
A:独立的发展
B:开放
C: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D:有差别的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将教育功能分为()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整合功能与限制功能
D: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尼根据权威的类型或组织的手段,将组织分为三类()
A:强制性组织
B:功利性组织
C:规范性组织
D:政府性组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功能研究的三种途径是( )
A:价值分析途径
B:逻辑分析途径
C:事实分析途径
D:系统分析途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规范的特点有( )
A:规范的历史性
B:规范的民族性
C:规范的群体性
D:规范的控制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行为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均需注意到教师角色行为受制于两方面的限制:(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
A:学校因素
B:方法因素
C:课堂教学环境
D:学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内化教师的职业价值
B:获取教师职业手段
C:认同教师职业规范
D:形成教师职业性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A:创建时期
B:停滞时期
C:重建时期
D:繁荣时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的互动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论”,米德是互动论的创始者。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教育对个体经济收入、经济机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国家现代化理论经历了几次重心转变,并体现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选择上:从把现代化理解为片面的经济增长,到把现代化理解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过程,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形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范式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功能范式”,二是“中层功能范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材料分析法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象学方法论强调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智的观察, 即所谓的“还原过程”——先对观察到的现象即“所与”进行还原,再对现象本身即“所是”进行还原,从中排除一切非本质的东西,仅仅分析它的本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对于教育制度的控制必然存在着全面集中与刻板划一的基本特征(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的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尤其是班集体生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学生对自己的三个最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环境之间的调适。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国际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的标志是在《世界文化宣言》中提出并被联合国大会采用的两项原则:(1)废除种族歧视;(2)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国家现代化可分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分配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过分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由最基本的两类角色群体组成: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角色群体;作为社会未来成员的学生角色群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特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公众形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化结构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的特征,教育制度则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动机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 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选择了合适的课题之后,研究者需要把课题中的概念变成可以测量的变量,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变成可以检验的命题。这一工作就是“课题的操作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非教学人员对教学、行政、科研方面的干预,随着其年限的延长、数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新的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建立一种对人权、对主权国家的宽容、尊重和团结的态度(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唯物辩证法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强调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辨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教育。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