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师大《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0003

生物氧化塘又称(),是利用藻类和细菌两类生物间功能上的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A:稳定塘
B:独立沉淀塘
C:生物分解塘
D:化学处理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环境中的物质具有强大的降解与转化能力,主要因为微生物有以下特点: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2.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3.微生物具有多种降解酶。4.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5.微生物具有巨大的降解能力。6.()。
A:共转换代谢
B:共代谢作用
C:互交换过程
D:依存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臭氧层减薄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在地球表面,臭氧在吸收紫外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气臭氧层能吸收强烈的太阳紫外辐射,使地球生物得以正常生长,从而成为地球生命的()。
A:保护层
B:有效保护层
C:产生的保护层
D:有效隔离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比重在4 或5 以上的金属元素统称()。如汞、镉、铅、铬、铜、铍、镍、铊等。以汞的毒性最大,镉次之。铅、铬也有相当的毒性。此外还有砷、硒,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其毒性与重金属相似。
A:重金属
B:金属
C:轻金属
D:复合重金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氯联苯是()的有机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A:天然
B:人工合成
C:来自自然
D:复合产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称为农业污染源。
A:有害影响
B:农药
C:化肥
D:水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物种适宜性是()技术成败的关键,为此需要进行物种的遴选,并实现物种间的合理配置。
A:生物修复
B:生态修复
C:环境修复
D:种群修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吸收或少吸收污染物是生物抵抗污染胁迫的-条重要途径,但目前有关这一抗性途径的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些实验结果甚至相互矛盾,一般认为生物不吸收或少吸收污染物的机理与生物外分泌物有关,如()。
A:植物的根分泌物
B:植物的根抗性
C:植物根抗渗透性
D:植物的根分解能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危害评价是生物毒性评价概念的拓展,对生物个体来说,危害评价就是()。
A:毒素评价
B:毒性评价
C:毒害评价
D:毒理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溶解氧指溶解于水中的()态氧。
A:分子
B:液体
C:固体混合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
A:空间
B:环境
C:结构
D: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可经()和其他一些途径进入体内。
A:血液
B:呼吸道
C:消化道
D:皮肤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植物最有害的大气污染物是()、氟化氢和乙烯等;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过氧酰基硝酸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水平上的影响主要是对细胞的影响、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A:细胞
B:器官
C:体内
D:外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监测是指对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通过不断监视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多种形式的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
A:空气
B:动植2物变化
C:外部大气圈
D:地下水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农药的()等,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根据防治对象将农药分类如下:杀虫剂、杀菌剂 、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 、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软体动物剂等。
A:用途
B:成分
C:防治对象
D:作用方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包括酸性雨、酸性雪、酸性雾、酸性露和酸性霜。目前,酸雨还包括"干沉降",即在不降水时,从空中降下来酸性物质及落尘,包括各种()。因此,酸雨也叫做酸性沉降。
A:酸性气体
B:酸性气溶胶
C:酸性颗粒物
D:酸性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气接纳有害污染物质的量超过(),甚至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甚至潜在的影响或危害,这种大气质量恶化的状态称为大气污染。
A:大气自净能力
B:污染物浓度增高
C:排放量超标
D:重金属含量过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监测是利用()、个体、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等层次上的变化对人为胁迫的生物学响应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
A:生物分子
B:细胞
C:组织
D:器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如()和冷却过程、成品整理过程等使用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场所都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
A:原料生产
B:加工过程
C:燃烧过程
D:加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物理效应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等。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噪声
D:地面沉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外源性污染物进人动物体后,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损伤和病变,甚至死亡。动物与植物一样,能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作出一系列应答,以减少毒物对自身的伤害,从而获得对污染环境的抗性。动物的抗性机理也可以划分为()等几种途径。
A:拒绝吸收
B:结合钝化
C:分解转化
D:排出体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生物学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A:研究生物
B:人为受损环境
C:生物空间
D:人们生活环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抗性的利弊:一般说来,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对人类有利。抗性生物之所以能够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正常生长繁殖,其中它们对环境污染物的()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A:富集
B:分解
C:转化
D:排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陆生植物来说,()是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器官,它们也是植物吸收污染物质的主要途径。
A:叶
B:根
C:皮
D: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净化生物的筛选具体的方法有:()
A:实地调查污染环境
B:人工染毒对比试验
C:调查对比法
D:化验测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环芳烃污染(),并通过呼吸、饮食和接触等进人人体
A:大气
B:水体
C:土壤和食品
D:摄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土壤中的其他物质的含量如()的大量存在,会极大地降低植物积累重金属的数量。
A:有机质
B:矿质元素
C:无机物
D:化合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对污染物排出是()后导致污染物在体内含量降低的过程。
A:机体分泌污染物
B:分解代谢污染物
C:机体合成染物
D:外来污染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质量的生物监测和评价:()。
A:指示生物法
B:生物指数法
C:生物多样性指数
D:营养状态指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中氧平衡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常用一些反映水体氧平衡的指标来描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有:()与总需氧量。
A:溶解氧
B:生化耗氧量
C:化学耗氧量
D:总有机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植物拒绝吸收污染物的保护作用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但污染物进入植物体内以后,还会遇到生物体其他的抵抗作用。抗性植物具有使进入到体内的污染物变成安全、低毒的结合态的机制,使污染物不能达到敏感分子或器官,也不参加代谢,正常的新陈代谢可免遭扰乱。()均具有这种结合钝化作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中的其他成分
D:细胞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和海洋生物修复等。
A:土壤污染生物修复
B:水污染生物修复
C:大气污染生物修复
D:沉积物生物修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与植物、动物一样,微生物对污染环境也具有抗性,甚至更强。由于()和生态上与植物、动物很不相同,所以它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机理在有些方面有别于前两生物。一般来说,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也可分为避性、分解转化等途径。
A:温度抗性
B:微生物在形态
C:生理生化
D:活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积累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
A:吸收
B:吸附
C:吞食
D:触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是污染处理和净化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强化物质或有特异功能的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某些动物)削减、净化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测试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对动物个体水平的影响主要有死亡、行为改变、繁殖下降、生长和发育抑制、疾病敏感性增加和代谢率变化。而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减慢、发育受阻、失绿黄化、早衰等。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形态结构监测:在此类监测方法中,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的就是利用生物对空间进行监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强调人类活动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效应。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自然环境中投入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简称为污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降解是指由于生物的作用,把污染物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实现污染物的分解或降解。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氧化塘与自然界的富营养水体基本类似,其中所出现的生物种类多样性相当高,有细菌,也有大型生物。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进入动物体后,在体内经过水解、氧化、还原或加成等一系列代谢过程,改变其原有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也相对减弱,加速了从体内的排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毒气体,放出氧气、杀菌、积累或降解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有很强的抗性,它们能够吸收、富集、降解、利用污染物,能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而不受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大气、土壤和水中的污染物,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生物体内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来监测环境的污染状况。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受损环境中,环境因子的变化是互动的,影响是综合的,但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它们的作用程度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是差异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放大是指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可以逐级浓缩外源性物质的作用,结果使在级别越高的生物中浓度越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