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8春学期《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一-0002
关注 超前自学网 公众号 获取答案
二次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
A:稳定性
B:响应的快速性
C:精度
D:相对稳定性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3/(4s<sup>2</sup>+s+100),其无阻尼固有频率ωn是()。
A:10
B:5
C:2.5
D:25
一阶系统K/(1+Ts)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t=0处的斜率为()。
A:K/T
B:KT
C:-K/T<sup>2</sup>
D:K/T<sup>2</sup>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sup>3</sup>+14s<sup>2</sup>+40s+40τ=0,则此系统稳定的τ值范围为()。
A:τ>0
B:0<τ<14
C:τ>14
D:τ<0
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
A: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C:减少系统的阻尼
D: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A:3.75,1.25
B:3,0.8
C:0.8,3
D:1.25,3.75
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
A:最优控制
B:系统辨识
C:系统校正
D:正适应控制
某一系统的稳态加速度偏差为一常数,则此系统是()系统。
A:O型
B:有一积分环节的
C:Ⅱ型
D:没有积分环节的
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A:反馈回路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PID调节器
若要增大系统的稳定裕量,又不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通常可以采用()。
A:相位滞后校正
B:提高增益
C:相位超前校正
D:顺馈校正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s+5) ,则系统在r(t)=2t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10/4
B:5/4
C:4/5
D:0
下面因素中,与系统稳态误差无关的是()。
A:系统的类型
B:开环增益
C:输入信号
D: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K值的范围是()。
A:0<K<2
B:K>6
C:1<K<2
D:0<K<6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S<sup>2</sup>(0.1S+1)(5S+4),则系统的开环增益以及型次为()。
A:25,Ⅱ型
B:100,Ⅱ型
C:100,Ⅰ型
D:25,O型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s+2)/s(2s+3)(s+5),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为()。
A:开环增益为0.4
B:型次为Ⅰ
C:开环增益为3
D:型次为Ⅱ
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如将它用于串联校正,可以()。
A:增加相位裕度
B:调整频带宽度
C:减小相位裕度
D:调速频率
二阶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调整时间ts与()有关。
A:阻尼比
B:误差带
C:分贝线
D:无阻尼固有频率
工程系统中常用的校正方案有()。
A:串联校正
B:并联校正
C:PID校正
D:系统校正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7s+1),则该系统有()。
A:Ⅰ型系统
B:Ⅱ型系统
C: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稳态值为1
D:以上均正确
系统的稳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而瞬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精确程度。
A:错误
B:正确
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A:错误
B:正确
传递函数表示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与外界输入无关。
A:错误
B:正确
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或称转换,如机床加工工艺系统。
A:错误
B:正确
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均为信息。
A:错误
B:正确
根据系统本身所遵循的有关定律写出数学表达式,在列方程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简化,此种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