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人工智能导论》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18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2-0001

在产生式系统中,_是一个数据的集合,用于存放在推理过程中的已知条件、推导出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论等。
A:数据库
B:综合数据库
C:控制系统
D:产生式规则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问题的规模是指_。
A:问题全状态空间
B:搜索空间
C:最优解
D:解路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用产生式系统描述一个问题时,除了产生式系统的三要素外,一般还要求给出问题_。
A:综合数据库
B:规则集合
C: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目标状态)
D:搜索策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般地说对任意一个图,当s到目标节点有一条路径存在时,如果搜索算法总是在找到一条从s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上结束,则称该搜索算法具有_。
A:可采纳性
B:包容性
C:唯一性
D:两面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五城市旅行商问题,求从A出发经B、C、D、E再回到A的最短路径。如果用s表示当前状态,L(s)表示已经走过的城市数,Goto(x)表示走向城市x,则其规则可以表示为:1,IF L(s)=5 THEN Goto(A);2,IF L(s)5 THEN Goto(B);3,IF L(s)5 THEN Goto(C);4,IF L(s)5 THEN Goto(D);5,IF L(s)5 THEN Goto(E)。若s=(A),则被触发规则为_。
A:(1)
B:(2)
C:(3)
D:(4)或(5)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八数码问题取不同启发函数,应用A*算法求得最佳解时所扩展和生成的节点数最少的 是:_。
A:h(n)≤h*(n)
B:h(n)=0
C:h(n)=W(n)
D:h(n)=P(n)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将结论的否定所对应的子句s在归结树中的位置,用重言式s ~s代替s,并参予归结树中所有的置换,所得到的树称为_。
A:归结树
B:证明树
C:修改证明树
D:置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若存在一个置换s使得表达式集{Ei}中每个元素经置换后的例有:E1s=E2s=E3s=…,则称表达式集{Ei}是可_的,这个置换s称作{Ei}的_者。
A:置换 置换
B:合一 合一
C:归结 归结
D:递归 递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组_相当于系统的知识库,它采用"IF 前件 THEN 后件"的形式,来表达求解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A:数据库
B:产生式规则集
C:控制系统
D:综合数据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五城市旅行商问题,求从A出发经B、C、D、E再回到A的最短路径。如果用s表示当前状态,L(s)表示已经走过的城市数,Goto(x)表示走向城市x,则其规则可以表示为:1,IF L(s)=5 THEN Goto(A);2,IF L(s)5 THEN Goto(B);3,IF L(s)5 THEN Goto(C);4,IF L(s)5 THEN Goto(D);5,IF L(s)5 THEN Goto(E)。若(A)为初始状态,则目标状态为_。
A:(AA)
B:(AA)
C:(AA)
D:(A)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正向演绎系统是从事实表达式出发,通过正向匹配应用规则进行推理,直到推出目标表达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简单的BACKTRACK过程设置四个以上回溯点,可用于求解N-皇后这类性质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将归结过程用树的形式表示出来,称为归结树。归结树又可以称为证明树。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出现相同的f值时,A算法并没有规定首先扩展哪个节点,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节点首先扩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条路径的耗散值等于连接这条路径各节点间所有弧线耗散值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A*选作扩展的任一节点n,有f(n)≤f*(s)。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一个规则的前件被综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满足时,该规则称为被触发规则。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系统的事实表达式是文字合取形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可触发规则中选择一个规则来执行,被执行的规则称为被触发规则。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普通图的搜索表现为从初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解路径,而在与或图中表现为一个解图。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由于规则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一般来说,问题的求解与规则的排列顺序无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般人工智能系统所用到的知识分为三种类型:陈述知识、过程知识和控制知识。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系统中,如何用与或树表示目标表达式?_。
A:在用与或图表示目标表达式时,目标表达式中的"与""或"关系,和与或图中的"与""或"关系是相反的。
B:目标表达式中的"∧"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或"的关系,"∨"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与"的关系。
C:在用与或图表示目标表达式时,目标表达式中的"与""或"关系,和与或图中的"与""或"关系是一致的。
D:目标表达式中的"∧"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与"的关系,"∨"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或"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交换的产生式系统具有如下的特征:_。
A:问题的求解与规则的使用次序无关。
B:就是从已知数据出发,一步步应用规则,一直到推出结论。
C:规则的使用次序只可能影响到求解的效率,不影响是否能得到问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题的解。
D: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当子问题得以求解时,则原始问题被求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系统对事实、规则和目标的化简过程:_。
A:用Skolem函数(对偶形)消去目标公式中的全称量词,化简的公式受存在量词的约束。
B:用Skolem函数消去事实表达式中的存在量词,化简的公式受全称量词的约束。
C:对规则的处理同(*)式。
D:用Skolem函数消去事实表达式中的存在量词,化简的公式受全称量词的约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