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三

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18春《国际经济学》作业3-0001

1816年,( )最早实行金本位。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李嘉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产品品质的国际差异
C: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
D:规模经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用来表明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发展状况的收支差额是(  )。
A:贸易差额
B:基本差额
C:经常项目差额
D:官方结算差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从内部平衡看,政府减少支出,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增加
B:通货膨胀缓解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增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国际银行外汇交易报价采用的汇价标价法是(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应付标价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进口商品的总量实行直接限制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称为( )。
A:进口配额
B:自愿出口限制
C: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D:出口补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的优势不包括( )。
A:所有权优势
B:区位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比较优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包括( )。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B:汇率制度的确定
C: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
D:国际金融机构管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贸易管制包括( )等非关税壁垒。
A:关税政策
B:进口配额
C:技术壁垒
D:环境壁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货币贬值的吸收效应可以分解为( )。
A:闲置自愿效应
B:真实货币余额效应
C:收入再分配效应
D:货币幻觉效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非关税壁垒除进口配额外,还包括( )。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C:国产化程度要求
D:新兴贸易壁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征收关税的目标在于(  )。
A:增加进口国生产企业的产量
B:减少外国生产企业的进口量
C:减少外国进口产品的销售价格
D:增加进口国企业的经济利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劳动力国际流动指具有自由人身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在国外寻找有利的劳动力市场,使其就业位置越出一国界限,在国际之间进行转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即期外汇交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J-曲线效应说明货币贬值最初可能会扩大贸易赤字。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