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23年12月作业考核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3年秋季新学期作业参考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23年12月作业考核-00001
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
A: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B: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
C: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D: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生态系统内,作为消费者的一般是
A:草食动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种群的增长模型 dNdt=rN (K-NK)中,当N=K时,则
A:种群的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达到了最大值的一半
C:种群增长率最高
D:种群增长的周期性最长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种群的增长模型Nt=N0t中,的Nt是指
A:种群的起始大小
B:种群的即时大小
C:时间(代数)
D:种群的周期增长率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一大段河滩上,有一些小水洼,小水洼里有黑斑蛙的蝌蚪。有关蝌蚪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蝌蚪的数量除以河滩的面积就是蝌蚪的生态密度
B:蝌蚪的数量除以水洼的面积就是蝌蚪的生态密度
C:蝌蚪的数量除以其他动物的数量就是蝌蚪的粗密度
D:蝌蚪的数量除以小鱼的数量就是蝌蚪的粗密度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A:原始协作
B:种间竞争
C:互利共生
D:寄生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物质主要是指维持生命所需要的
A:色素
B:大分子
C:激素
D:营养元素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
A:常见种
B:偶见种
C:生态优势种
D:伴生种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
A: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
B:要素之间有联系
C:以整体形式完成特定功能
D:系统只存在于生物之中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如果一个地区以培育良好的耕地,但生产的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且很少使用机械化农具,那么这样一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3年秋季新学期作业参考个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现代农业
D:后现代农业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种群的增长模型 dNdt=rN (K-NK)中,K是指
A:种群的起始大小
B:种群增长的极限
C:时间(代数)
D:种群的周期增长率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生态系统内,作为分解者的一般是
A:草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真菌
D:植物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种群平衡发生时,种群数量一般维持在
A:种群数量为环境容量的?附近
B:种群数量为环境容量的?附近
C:种群数量为环境容量的?附近
D:种群数量为环境容量附近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人类的疾病中,最能体现出“密度制约”的是
A:扭伤
B:糖尿病
C:癌症
D:流感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C:个体——群体——群落
D:种群——个体——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草原退化的一个标志是
A:多刺植物和有毒植物繁盛
B:地上芽植物出现
C:多年生植物出现
D:土壤的中生化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容易发生种群衰落的动物种群为
A:鱼类
B:甲壳类
C:鼠类
D:鲸类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以根据生物对生境中水分状况的要求和适应,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下列植物中,哪一种是湿生植物:
A:睡莲
B:水稻
C:玉米
D:仙人掌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种群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A:集合
B:生态位
C:优势度
D:扩散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陆地生态系统能源主要来自
A:太阳能
B:风能
C:化石燃料能
D:水能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的淡水养殖鱼类主要是
A:鳙鱼
B:草鱼
C:带鱼
D:黄花鱼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系统中,主要来自土壤的养分包括
A:磷钾
B:钙镁
C:铁锰
D:硼锌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B: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对地球没有生态贡献
D:农业生态系统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包括
A:能量流动
B:能量循环
C:物质循环
D:信息循环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种群密度的变化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发生的影响是
A:引起种群内对食物和领地的竞争
B:引起种群内个体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C:种群密度引起猎食者的数量变化,反过来影响种群
D:种群密度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密度变化,反过来影响种群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关种群增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出生率高,死亡率低,种群增长率就高
B:种群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种群的增长率就低
C:种群长期处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就明显扩大
D:种群长期处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就逐步缩小甚至消亡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情况中属于“迁移”的是
A:雄性小狮子长大了,妈妈将它赶出了群体
B:蜜蜂群产生了一个新“蜂后”,它带领着一群工蜂去新的地方安家
C:柳絮飞到较远的地方发芽
D:真菌的孢子被弹射到较远的地方萌发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均化洪水
D:保护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关动物个体对空间的需要,以下正确的是
A:个体大的动物对空间的需求比个体小的动物大
B:肉食性动物对空间的需求比草食动物大
C:腐食性动物对空间的需求比肉食动物大
D:育雏期的鸟类对空间的需求比其他时期大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农业生物中属于饲料作物的是
A:苜蓿
B:三叶草
C:紫云英
D:五朵云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地衣植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旱生演替中的“拓荒者”,是因为它们的真菌部分能吸收水分并腐蚀岩石,而藻类部分能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相比,需要更深的土壤和更温和的环境。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顶级群落中,可以维持最大的生物量,并在生物之间保持最佳共生功能。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苔藓是低等植物,而蕨类和被子植物是高等植物,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是否有维管束。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原生演替是指从原来生活过群落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对环境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大都不能长期共存,因食物、阳光等其他的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这种现象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没有目的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反刍动物能分解纤维素,是因为它们胃里的原生动物和其他动物,它们与反刍动物是生态位互补的共生关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作为旱生演替中的“拓荒者”,地衣植物也是变化的。最先出现的是壳状地衣,其后是叶状地衣。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主导因子发生改变形成梯度时,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A:对
B:错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高?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我国,湿地农业发展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问询微信:424329